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809
秒,为您找到
29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
18
2024-11-14
《科学故事的智慧》
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 现代有机合成之父伍德沃德 伍德沃德(1917-1979),英国化学家。因首次提出二茂铁的夹心式结构,对有机化学的合成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 伍德沃德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 有一天,父亲带着他到药剂师约翰家里去玩。约翰的儿子迈克十分顽皮好动,经常偷偷地在父亲的实验室里折腾。他轻手轻脚拉着新朋友...
天才的品格
18
2024-11-14
《你的路标在哪里》
天才的品格 天才的品格 著名科学家福尔顿,曾经由于某项研究过程的需要,被迫测量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他以完全正确的方法测量,可是测得的数字却比当时人们所想象的数字大500倍。 福尔顿将自己测得的结果与过去的理论相对比,觉得差得太远,因而没有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他没有把这个新的“信息”或者“事实”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在福尔顿之后,美国一位年轻的...
目录
18
2024-11-19
《生命,如夏花之绚烂:奥斯特瓦尔德的故事》
目录 目录 聪明、顽皮的少年 初露锋芒的年轻人 物理化学的奠基者 “物理化学三剑客” 新思想的捍卫者和宣传者 最受欢迎的教师 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 唯能论与乡间别墅 探索颜色的奥妙
农民出身的科学家卢瑟福
18
2024-11-14
《科学故事的智慧》
农民出身的科学家卢瑟福 农民出身的科学家卢瑟福 卢瑟福(1871-1937),新西兰物理化学家。因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卢瑟福出生在新西兰的一个偏僻小乡村,父亲是农民,母亲是一位乡村教师。兄弟姐妹一共12人,卢瑟福排行老四。这个大家庭的生计全靠父母的辛勤劳作,孩子们也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难,养成了自己动手去创造,...
冯克里青:空空的水桶
18
2024-11-14
《科学兴趣的培养》
冯克里青:空空的水桶 冯克里青:空空的水桶 冯克里青出生在德国一个小康家庭里,父母很重视小冯克里青的全面发展,除了督促他好好学习课本知识外,还常常带他出去接触大自然,培养各种兴趣爱好。 一个周末,爸爸给小冯克里青一根鱼竿和一个小桶说:“走,爸爸带你去钓鱼。要是你钓的鱼能装满这个小桶,今晚我们就烧鱼吃。” 那还不简单,看爸爸钓鱼,一会儿就是一条。想到...
解剖死狗的贵族男孩艾德里安
17
2024-11-14
《科学兴趣的培养》
解剖死狗的贵族男孩艾德里安 解剖死狗的贵族男孩艾德里安 艾德里安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贵族家庭里,父母都是很有知识教养的人,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小艾德里安自己也非常好学,除功课出色外,画也画得不错,还会击剑,年仅18岁就获得了科学奖学金,顺利进入世界知名的剑桥大学读书。 父母对于小艾德里安的教育秉承一个原则,该鼓励的就大力支持,不该做的就绝对禁止。 一...
生命起源的模拟
17
2024-11-14
《名家笔下的科学世界》
生命起源的模拟 生命起源的模拟 1953年,美国博士米勒想在容器里合成氨基酸!教授们对米勒的实验方案大为摇头,认为这是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不过,米勒的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尤里教授却支持他:“没有想过的,并不意味着不可能成功!” 米勒事先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大玻璃容器,将仪器抽成真空,并用130℃高温消毒。然后再通入氨、甲烷、氢气,同原始大气基本相同。...
另辟蹊径与诺贝尔奖
16
2024-11-14
《名家笔下的科学世界》
另辟蹊径与诺贝尔奖 另辟蹊径与诺贝尔奖 20世纪30年代,有许多科学家致力于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研究,但都跳不出蛋白质以螺旋形式存在、每一螺旋圈中的氨基酸为整数的思维定势,因而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美国结构化学家鲍林在经过了11年研究之后突然领悟到:“要跳出人们传统观念的束缚,再也不能钻这条死胡同。”于是,他敢字当头,另辟蹊径,突破思维的框框,换一个全...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16
2024-11-19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管成学,赵骥民主编.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 ISBN 978-7-5384-6147-3 Ⅰ.①现… Ⅱ.①管… ②赵… Ⅲ.①诺贝尔奖-通俗读物 Ⅳ.①G321.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56344号 ...
汤川秀树一拳打出个诺贝尔奖
16
2024-11-14
《科学兴趣的培养》
汤川秀树一拳打出个诺贝尔奖 汤川秀树一拳打出个诺贝尔奖 要说打架也能有收获,那么收获最大的就是汤川秀树的哥哥。当年他打小汤川秀树的一拳,竟然促使汤川秀树赢得了诺贝尔奖。 小时候,汤川秀树和他哥哥常在一起探讨问题。一次,小汤川秀树在书上看到一句话:“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小汤川秀树的思考:要是一直分下去,最后剩什么呢? 于是,他开始查...
1..
«
27
28
29
30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