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3.449 秒,为您找到 583 个相关结果.
  • 第八章 实践思维

    第八章 实践思维 初级 01 看图猜成语 02 最大和最小 03 没有标点的文言数学题 04 电路的镜像 05 跷跷板 06 苏步青教授解过的题 07 鸡兔同笼 08 生下来第一件事 09 合适的鞋子 10 饥饿的老鹰 11 不寻常的医院 12 剩下的蜡烛 13 装睡 14 高个子先生 15 扔出去的球 16 改造后的宫门 1...
  • 《鸟与文学》

    《鸟与文学》 一、概述 二、内容简介 三、大师传奇 《鸟与文学》 一、概述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科普编辑家,是一位将科学和文学熔为一炉的科学小品的开拓者,也是最早在中国提倡自然保护的先驱者。他的作品以多姿多彩的文学形式,生动活泼地传播以生物学为主的科学知识,实现科学与文学的联姻。他的科普作高对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民...
  • 专家未必内行

    专家未必内行 专家未必内行 1875年6月2日,出生在苏格兰的美国发明家贝尔(1847~1922)和他的助手沃特森发明了电话,并于次年3月6日取得了这项发明的第一个专利。 贝尔取得电话机的发明专利后,由于无力推广,就和哈伯德一道去推销这一发明。他们找到了电报公司的经理C.迪普,要他购买电话机的专利——价格低廉。迪普对这一发明是否有价值,也吃不准,就去...
  • 冯·诺伊曼

    冯·诺伊曼 冯·诺伊曼 1944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冯·诺伊曼来到阿伯丁车站等候去费城的火车。在候车室里,身旁的一位青年很快就认出他就是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便怀着年轻人会见大人物时那种局促不安的心情走了过去。这位名叫格尔斯坦的青年涨红着脸向数学家自我介绍,说他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学院工作。冯·诺伊曼热情地招呼他坐下,关心地询问他的工作状况...
  • 回首20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奖(1901—1995)

    回首20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奖(1901—1995) 回首20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奖(1901—1995) 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金,至1995年的95年来(除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暂停以外)坚持每年发奖。 从1969年起,瑞典中央银行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每年由这家银行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相同数额的奖金,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至此,诺贝尔奖金共有和平...
  • 知识海盗 知识海盗  知识海盗 知识海盗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西边坎布里奇的哈佛大学,校园内大部分建筑是17世纪建造的,环境幽静典雅。这间私立大学聚集着一批全美国最优秀的教师,它的毕业生遍及全球,在哲学、物理学、化学、医学、法律等专业中出了不少冒尖人才。还出了一批总统、部长和大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他们使自己的母校名扬天下,多次在世界大...
  • 深深忧虑儿子的成长

    深深忧虑儿子的成长 深深忧虑儿子的成长 凡尔纳衣、食、住、行一直保持清苦俭朴的习惯,唯一属于“高消费”的,就是养船。凡尔纳热爱大海,因此他爱船如命。 购买游船给凡尔纳带来了欢乐,但这不能掩盖他那日渐增多的忧虑。给他造成最严重忧虑的当然是他的儿子米歇尔。 从1874年至1878年,凡尔纳住在南特絮弗朗街1号的一套住宅里,他儿子上中学。他在信中这样说过...
  • 五个桔子核

    五个桔子核 五个桔子核 当我粗略地翻看了一遍我存在箱子中的近二十年之间福尔摩斯探案的笔记和记录时,竟发现摆在我眼前离奇有趣的材料浩如烟海,竟让我自己也眼花缭乱起来。 有些案件通过报纸已经广为流传,但也有些案件缺乏可供我的朋友尽情发挥他那侦探奇才的余地,而我的朋友所具有的这种卓越才能正是那些报纸想要报道的主要内容。又有一些案件,他仅搞清了一大部分,对其...
  • 雅各勃·门德尔松

    雅各勃·门德尔松 雅各勃·门德尔松 19世纪初期的德国,是封建阶级没落资产阶级崛起的时期,这一时期民主力量的日益活跃及其对封建腐朽统治的反感,表现在音乐文化领域,即是进步的音乐家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同时代的封建贵族以及落后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及艺术风尚进行了无情的嘲讽,并与之进行了坚决有力的斗争。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德国音乐史上最灿烂辉煌、成果最丰硕的时期之一...
  • “埃尼阿克”的生日 “爷爷带你去参加一个生日庆典。你愿不愿意去呀?” “当然愿意!我敢肯定,过生日的人一定是爷爷您的朋友,对不对?” “对!是我的朋友,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朋友。” “那么他的年龄像爷爷您一样大了?” “不,他还年轻,明天是他50岁生日。” “那么他叫什么名字呢?” “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埃尼阿克。” “爷爷您的表情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