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585 秒,为您找到 647 个相关结果.
  • 神秘失踪的中华星

    神秘失踪的中华星 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许多年后的再观测 神秘失踪的中华星 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1928年11月22日,旅居美国的学者张钰哲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发现了一颗旧星空图上没有的小行星,临时编号1928UF。最后证实这是一颗从未被人发现的小行星,这是第一颗被亚洲人发现的小行星。 为表示对远隔重洋的祖国的怀念,张钰哲把它取名为“中...
  • 海水为何是咸的

    65 2024-11-14 《深海探测解密》
    海水为何是咸的 海水的含盐量 海水是如何变咸的 海洋会不会越变越咸 美丽的传说 海水是天外来水吗 海水变咸的不同意见 拓展阅读 海水为何是咸的 海水的含盐量 大家都知道海水是咸的,其原因是海水中含有各种盐分。根据科学测定,平均每1000克海水中含35克盐。 海洋中蕴含大量的盐类物质。有人估计,如果把海水中所有的盐分都提取出来,铺在陆地...
  • 月球上“建筑物”的探究

    65 2024-11-14 《天体观测之窗》
    月球上“建筑物”的探究 月球上“建筑物”的探究 月球是地球黑夜的光明使者,那皎洁晶莹的月光,笼罩着诗一般的气氛。自古以来,它激发了人们多少美丽的想象,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虽说“高处不胜寒”,却也“别有天地”,然而,当代科学对于月球环境的了解,则会令古人大失所望:这里是一个极端死寂和干燥的荒凉世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穴(环形山);月面有日照的地...
  • 水星上的“冰山”

    65 2024-11-14 《通向太空大道》
    水星上的“冰山” 水星上的“冰山” 看到水星的名字,人们脑海里总会产生这样的联想:水星上面有水吗?水星和水有何关联呢? 很早的古代,日、月和五颗行星能被肉眼观测到。它们在天空有移动而且明亮,能发出连续不断的光,而那些遥远的星星,看来位置稳定,闪闪烁烁。我们的祖先就给了日、月、五颗行星以特殊的位置,想象它们是主宰物质世界神灵的化身或是天神的住地。在西方...
  • 小行星的大小

    65 2024-11-14 《天文知识看台》
    小行星的大小 小行星的大小 在谈到小行星的运行轨道时,我们仅把它们当成小质点对待,仅有位置,有运动和轨道,而忽略它们的大小。实际上,第一号谷神星的直径接近月球的1/5。小行星的形状,有的像球,有的像长柱形,有的竟像由两块石块构成的。它们和大行星一样,也有自转。 在望远镜里,大行星可以呈现出一个圆面,圆面的大小不难用测微器测定出来。但小行星在望远镜里的...
  • 数星星的天文迷樊晓晖

    数星星的天文迷樊晓晖 数星星的天文迷樊晓晖 “夜晚是美丽的,深邃的夜空,群星眨着眼睛……”许多儿童文学作品中都有这样精彩的描写。可你认真观察过天上的星星吗? 在灿烂的星空下,却有一个孩子在认真地看天上的星星,这个孩子就是小天文迷樊晓晖。 樊晓晖的爸爸是个工程师,他十分重视对晓晖热爱科学的教育。有一天,他带晓晖去天文馆参观,夜空像平静的湖面,星星如一...
  • 精通多门科学的徐光启

    精通多门科学的徐光启 精通多门科学的徐光启 徐光启是我国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他毕生致力于数学、水利等方面的研究,还将中西的科学融合在了一起,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绩。 徐光启年少有志,读书刻苦,父亲看到他这样,心中十分高兴,因此抓紧一切时间对他进行引导,他要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全部传授给儿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父亲的直接帮助下,进一步激发了徐光启刻苦读...
  • 蓝色的星球海王星

    65 2024-11-14 《最美丽的星空》
    蓝色的星球海王星 蓝色的星球海王星 气体行星海王星 海王星是距离太阳由近及远顺序的第八颗行星,于1846年9月23日被发现,计算者为英国剑桥大学的大学生亚当斯,德国天文学家伽雷是按计算位置观测到该行星的第一个人。这一发现被看成是行星运动理论精确性的一个范例。 海王星由于距离地球遥远,光度暗淡,即使用大型望远镜也难看清其表面细节,因而不能依靠观测表面...
  • 小行星上的温度

    64 2024-11-14 《天文知识看台》
    小行星上的温度 小行星上的温度 绝大多数小行星离开太阳比火星还远,所以每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光和热只有地球的1/8,据科学家们计算,小行星的平均表面温度终年在摄氏-120°左右! 在我们地球上,气温只要降到零下10多度,人们就会大作文章:寒风刺骨、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在自然舁中,我们所能碰到的低温是非常有限的。在世界上最冷的南极洲,人们记录到的最低温...
  • 银河系中有栖息生物的行星吗

    64 2024-11-14 《通向太空大道》
    银河系中有栖息生物的行星吗 银河系中有栖息生物的行星吗 生物进化的过程如此漫长,把它和恒星演化的时间去对比没有什么不恰当。我们知道,天上有的恒星那样年轻,甚至爪哇猿人曾经是它们诞生的见证人。在这种恒星周围的行星上,目前高级生物还来不及形成。我们也知道,大质量恒星发光发热只有几百万年,这对于生物进化实在太短暂了。看来合适的对象只有从质量相当于或小于太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