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3.915
秒,为您找到
358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成家后仍不忘忧国
25
2024-11-14
《天纵之圣孔子》
成家后仍不忘忧国 成家后仍不忘忧国 成家后仍不忘忧国 成家后仍不忘忧国 孔子为了维持生计经常帮人料理礼仪事务,入班当吹鼓手,还替人干杂活。他总是把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受到人们的一致赞誉。 这天早晨,一位老汉来到了孔子家里,自报家门说:“我姓亓官,是从宋国迁来的。昨夜,我家院墙被猪拱倒了。我现在又生病,家中没有会修缮的人,为...
孔子问礼
24
2024-11-22
《礼让操守》
孔子问礼 孔子问礼 春秋时代,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老子和孔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人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名气,学生也很多。但孔子主张“礼”“仁”。要建立一个“礼治”的社会;而老子则主张“返归自然”,要恢复一个“自然”的社会。两人正因为彼此思想相去太远,因此多年来不曾有什么往来。不过,两人对对方的执著精神都很佩服,对对方的主...
虚心好学的小仲尼
24
2024-11-14
《天纵之圣孔子》
虚心好学的小仲尼 虚心好学的小仲尼 虚心好学的小仲尼 虚心好学的小仲尼 公元前546年,6岁的仲尼在家里跟母亲学识字。 一天早晨,颜徵在将刻有汉字的竹简放在桌子上,对儿子说:“丘儿,这是娘给你准备的一个月的课程,一月之内,你要学会这300多个字。” “娘说的话,儿记下了,娘快教儿识字吧!”仲尼手舞足蹈地说。 颜徵在开始教儿子...
不为五斗米折腰
24
2024-11-22
《礼让操守》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为五斗米折腰 我国东晋时期出了个大诗人,姓陶明潜,又名渊明,字元亮,人们习惯上称他陶渊明。史书上说,陶渊明是浔阳柴桑(今天的江西九江一带)人。他曾任江州祭酒、镇军以及彭泽县县令等官职。后来,因为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不满,他干脆不做官,回家过起了田园生活。 陶渊明写诗写得很好,还作了很多散文,在历史上很有名气。其中,他的散文《桃花源记...
洪承畴的轶闻传说
24
2024-11-14
《老北京的名人与轶事》
洪承畴的轶闻传说 洪承畴的轶闻传说 北京前门外有两座关帝庙。一般情况,关帝庙供的都是关羽的塑像,可洪承畴的塑像也在前门外的关帝庙供过,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在明朝崇祯年间,洪承畴出任蓟辽总督,与皇太极多次交战,双方互有胜负。 崇祯十四年,有消息传来,说洪承畴在战场上身亡,一时间北京城里沸沸扬扬,百姓们个个心慌意乱,纷纷准备逃难。 皇宫里的崇祯皇...
壁画《客使图》是表现谒陵吊唁的吗
23
2024-11-14
《文艺奥秘与探奇》
壁画《客使图》是表现谒陵吊唁的吗 壁画《客使图》是表现谒陵吊唁的吗 这里所说的壁画《客使图》,是唐代章怀太子李贤墓中众多壁画里的其中一幅。 这幅《客使图》,绘有3名蕃邦客使。其一头戴皮帽,穿圆领灰袍,足登黄靴;其二身穿翻领紫袍,足登黑靴;其三头戴尖顶羽毛帽,穿红领白袍,足登黄靴。这3位异国使节,在3位唐朝官员引导下前行。 这幅壁画,从人物神态、衣着...
仁寿殿大圆宝镜的奇闻
22
2024-11-14
《老北京的百姓与传说》
仁寿殿大圆宝镜的奇闻 仁寿殿大圆宝镜的奇闻 颐和园里的仁寿殿,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殿前宽阔的院子里,种着四季常青的松柏树,点缀着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丹墀上摆着古铜宝鼎和龙凤。 大殿里边儿就更气派啦,紫檀雕的高台子上摆着龙案、屏风、宝座、孔雀翎掌扇以及仙鹤景泰蓝香炉等用品。 殿里还有两面一模一样的大镜子,在宝座的左右一边摆着一块,足有门...
艰难的选择与坚持
19
2024-11-14
《走出自己的道路》
艰难的选择与坚持 艰难的选择与坚持 格林菲尔是拉伯利多地区非常有名的医生。他整天都往返于寒风之中,在冰雪中行进,使他的双手变得非常粗糙。冰山撞船的危险他遇到过四次,他在浮冰上睡过觉,还有一次他差点冻死在拉伯利多的荒野。 又有一次,格林菲尔饿到极点,就割开了由海豹皮做的皮靴来吃。格林菲尔终生没有一点积蓄,可世界上的人又有谁比他更快乐呢?你为格林菲尔医生...
王纮语震无稽谈
19
2024-11-14
《奏响人生的旋律》
王纮语震无稽谈 王纮语震无稽谈 王纮是太安耿那人,他的父亲名叫王基,因自幼喜读史书,长大后智勇双全,受到朝廷的重用。先为义宁太守,后为南益、北豫二州刺史。 王纮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喜欢读书,而且刻苦勤奋。除读书外,他还喜欢骑马射箭。当时,有个太原人,名叫郭元贞,任扬州刺史,很有学问,与王基是知己好友。 在王纮13岁那年的一天,随父亲王基去拜见郭元贞。...
不耻下问
18
2024-11-22
《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被后人尊为“圣人”。 他有弟子三千人,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 弟子们都很尊敬孔子,纷纷赞扬:“老师可真有学问啊!” 孔子却总是跟他们说:“我也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 他一进太庙,总是向人询问各种细节。 很多细节,孔...
1..
«
33
34
35
36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