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586
秒,为您找到
617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保卫列宁格勒
87
2024-11-14
《胜利之神朱可夫》
保卫列宁格勒 保卫列宁格勒 保卫列宁格勒 保卫列宁格勒 1941年7月,希特勒就决定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夷为平地。到8月底,西北方面的德军已进逼至列宁格勒。9月8日,德军完成了对列宁格勒的包围。 9月9日,苏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给朱可夫发来了一份电报,叫他于当天的20点之前回到最高统帅部。但形势要求朱可夫留下来,把集团军左翼整顿好...
87
2024-11-19
《门铃又响了:无线电发明的故事》
发明权的诉讼 在科学史上,一项重大的发明刚刚破土而出的时候,总要受到种种非难和各种各样的阻力;然而一旦这一发明有了成果,谁是真正发明者的争议就会接踵而来。无线电也是这样,当度过了艰难的探索,展现出灿烂前景的时候,是谁发明了无线电的问题就尖锐地提了出来。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在俄国物理化学协会物理学部年会上表演了“雷电指示器”实验,明确提出了“利用...
比斯开湾空潜大战
87
2024-11-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空战篇》
比斯开湾空潜大战 1.抛出“血本” 2.佩里中尉的巡逻方案 3.“农夫”潜艇的厄运 4.可怜的“狩猎”者 5.天网恢恢 6.穷途末路 比斯开湾空潜大战 1.抛出“血本” 1944年,随着德国法西斯在苏联战场、北非战场的节节败退,盟国乘胜追击,将重兵推进至法国西部,准备解放巴黎。 为此,希特勒调集了55个师的兵力,驻守在法国西部,以抗击登...
不速之客
86
2024-11-14
《神秘岛》
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 有一天,一个不速之客打断了岛民们宁静的生活,这是一只黑猩猩,它见识了花岗石宫的壮丽后,就不愿离开了。他们给了它许多南欧松子和块茎,它吃得津津有味。于是就很自然地把这里当成了它的新住所。 塞勒斯·史密斯打算在红河的发源地附近建起一道围栏,因为那里有大量的新鲜牧草,可以饲养一些反刍1 动物。从眺望岗到红河的发源地,有一条被踏出来的小路...
雷雨
86
2024-11-14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戏剧故事》
雷雨 作者简介 故事梗概 雷雨 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原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出身旧式官僚家庭。幼年接触过各类戏曲,从小迷恋戏剧,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曾参与排演多部中外名剧,自此对话剧产生浓厚的兴趣。1928年进入南开大学政治经济系学习,次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开始广泛涉猎中外文艺作品。九·一八事变后,...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86
2024-11-14
《外星人大图说》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一位天文学家接到了一家报纸编辑的电报,内容是:“请用100字电告:火星上是否有生命?” 这位天文学家回电说:“无人知道。”并且重复了50遍。 这件事情发生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之前。后来,到了1965年7月,美国宇航局首次成功发射的“水手4号”太空探测器近距离地飞过了火星,并且向地球发回了22幅黑白图像。这些图像显示...
结识赫鲁晓夫和肯尼迪
86
2024-11-14
《计算机之父沃森》
结识赫鲁晓夫和肯尼迪 结识赫鲁晓夫和肯尼迪 结识赫鲁晓夫和肯尼迪 结识赫鲁晓夫和肯尼迪 1955年年中,小沃森从收音机里听到赫鲁晓夫将访问美国。他想:“如果能邀请赫鲁晓夫来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那将是让公司扬名的好机会,并且将带来苏联的巨大市场。” 小沃森先给国务院打了一个电话:“我想请赫鲁晓夫来参观一下国际商用机器公司,这并不违背...
85
2024-11-19
《世界发明之王:爱迪生的故事》
炉火熊熊 爱迪生的头发越来越白了,简直像盖了一头皑皑的霜雪。可他仍然照常工作,精力旺盛得如同一炉火,熊熊地燃烧着。 1918年,他71岁生日那天,大家都来向这位可敬的老人祝寿。其中有位30年没见面的朋友,紧握着他的手,从头到脚,把他打量了好久,不胜感慨地说: “岁月不饶人呀,你也老多啦。” “老了吗?”老寿星笑着反问道,“不见得吧,请看!”他手一伸...
85
2024-11-19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的故事》
北极阁上的庆典 1930年元旦,早晨六点钟,载着气象预报的电波,传向祖国的四面八方。这是中国人自己第一次播送的气象预报,是由南京市北极阁上新落成的气象研究所播发的。 竺可桢教授是气象研究所的所长。他早年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1918年9月回国,在东南大学等校,从事气象学和地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并曾为学生实习,筹建大学的测候所。1928年初,...
皖南事变
84
2024-11-14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军事故事》
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 这部六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是黎汝清的力作,它以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为小说描写的主体,以新四军的著名将领项英和叶挺为小说的主人公,展开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宏观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史的分析和认识。小说分为三卷:事变前、事变中、事变后。第一卷主要描写新四军领导阶层对部队转移路线的选择过程。作为新四军政委兼副军长的项英,是我党资深名高的将领,...
1..
«
41
42
43
44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