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07
秒,为您找到
44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解放“流感”
24
2024-11-14
《现代家庭医生·医疗就诊篇》
解放“流感” 解放“流感” 每年冬末春初,医院总是达到人满为患的程度,这些患者中十之七八都是流行性感冒患者。流行性感冒与我们经常说的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呢?流行性感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也许许多人都对这两个问题不屑一顾,认为流行性感冒只不过是感冒的一种,流感等于感冒。其实不然,感冒与流感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传染性上,流感具有传染性,而感冒却不具有。感冒是由...
附录二:接种疫苗
23
2024-11-19
《0~3岁婴幼儿疾病科学照顾》
附录二:接种疫苗 宝宝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安全接种疫苗的4大步骤 核对宝宝接种疫苗的时间和种类 看孩子的身体情况是否能够接种疫苗 注意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观察接种后的效果 附录二:接种疫苗 秋意渐浓,一些疫苗也将陆续进入注射期,然而一则消息却让不少准备带宝宝注射疫苗的父母倍感紧张。今年6月,安徽省泗县发生了学校集体接种甲肝疫苗大量学生出现不良反...
part 03 宝宝的第6周
22
2024-11-19
《0-1岁宝宝喂养全程宝典》
part 03 宝宝的第6周 01 人工喂养宝宝的饮食 02 给宝宝洗头 03 保护宝宝的眼睛 04 宝宝发热的处理方法 05 让宝宝睡出好头形 06 宝宝吐奶怎么办 part 03 宝宝的第6周 01 人工喂养宝宝的饮食 完全牛奶喂养的宝宝,原来吃稀释奶的,现在可以喂全奶了,奶量根据宝宝的食欲情况而定。一般全天奶量在500~750毫升,...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
22
2024-11-14
《现代家庭医生·医疗就诊篇》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人 自第一次颁发诺贝尔医学奖金以来,迄今已80年了,第一个获得这项医学奖金者,是德国微生物学家贝灵(1854~1917年),其主要成果是发明了白喉抗毒素。贝灵1878年毕业于柏林威廉皇家学院医科,在做过一段时间军医后,于1889年到郭霍传染病研究所工作。郭霍交给贝灵研究的课题是探索治疗白喉的药物。贝灵...
22
2024-11-19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的人:巴斯德的故事》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的人 巴斯德的故事 丛书主编 管成学 赵骥民 编著 黄健 郭丽静
细菌与现实生活
21
2024-11-14
《微生物:显微镜下的世界》
细菌与现实生活 细菌与现实生活 当你听到“细菌”这个词的时候,你可能马上就联想到生病铲毕竟脓毒性咽喉炎、多种耳部传染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确实细菌会致病,而且产生出其他有害的影响。然而,大多数细菌还是对人类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实际上,人们在许多方面还依赖于细菌。细菌的用途很广,如用于燃料和食品加工业、环境的再循环和净化,以及医药生产。 ...
健康克星——肝炎
20
2024-11-14
《现代家庭医生·医疗就诊篇》
健康克星——肝炎 健康克星——肝炎 在全世界50多亿人口中,多达5亿多的人患着同一种传染性疾病,而且每年新患者以年增5000万人的惊人速度增加。这种传染病确实算得上是人类健康的“天敌”,它就是肝炎。 肝炎是当今世界上广为传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它是一类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已经研究发现的肝炎病毒有五种,即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
渐老渐衰的器官
19
2024-11-14
《走近医疗手术台》
渐老渐衰的器官 渐老渐衰的器官 大脑 人到20岁后大脑开始衰老,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数量逐步减少。出生时的神经细胞的数量达到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0000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英国神经学家表示,尽管神经细胞的作用至关重要,但事实上大脑细胞之间缝隙...
英国大夫制服天花
18
2024-11-14
《让你的青春无敌》
英国大夫制服天花 英国大夫制服天花 在过去,有一种可怕的传染病天花。这种病人一得上,十有八九会死掉。假如有幸不死,脸上也会留下很多的麻子。 1769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爱德华·琴纳大夫在医院接待了一位来看病的姑娘。诊断结果,姑娘得了天花。琴纳大夫心里很难过。他撒谎告诉姑娘得了感冒,给她开了些感冒的药,就让姑娘回家了。 琴纳很苦恼,他一直在研究如何制...
17
2024-11-19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叶天士的故事》
喉痧(猩红热)的记载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发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有皮肤脱屑。该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在西方,1675年Sydenhem首先对本病作了详细的临床描述并定名为猩红热。 在中国,该病最早由叶天士记载,只不过称为喉痧而已。他在《临症指南医案·疫病门》朱某的医案上写道:“疫疠秽邪...
1..
«
42
43
44
45
»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