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860
秒,为您找到
528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重获新生
46
2024-11-14
《雾都孤儿》
重获新生 重获新生 罗斯伯恩先生力挽狂澜 在一间雅致的客厅里,丰盛的早餐已经准备好了。两位女士坐在餐桌旁边,凯尔斯先生身穿黑色礼服,一脸优越的样子,正在服侍着她们。 这两位女士当中,有一位年事已高,此刻正神色庄重地交叉着双手,注视着同桌的另一位女士。这是个年轻美貌的姑娘,还不到十七岁,但许多人都为她风采所倾倒。 这个姑娘偶尔抬起眼睛,发现老夫人...
尼俄柏
46
2024-11-14
《你也会变得神奇》
尼俄柏 尼俄柏 尼俄柏是忒拜的皇后,她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司文艺、美术的女神赠给她丈夫安菲翁一具竖琴,它的声音是这样的美妙。所以有一次,当他正演奏着,许多的石头都自动接合起来建立了忒拜的宫殿。 她的父亲坦塔罗斯,是神祇的上宾。她自己也统治着一个强大的王国,并以她的高贵的灵魂,她的美丽庄严而远近知名。但使她更欢喜的是她的14个子女,7个儿子和7个女儿...
明星报的见习记者
46
2024-11-14
《文坛硬汉海明威》
明星报的见习记者 明星报的见习记者 海明威坚决继续不上大学,也坚决继续不留在家中。他要出去,他要结束现在这种生活,他渴望一种全新的生活。 终归还是父亲知道儿子的心意,看说不动海明威,他就通过自己的弟弟,帮儿子谋得了一个见习记者的工作。 埃德的弟弟泰勒·海明威是一个靠经营木材发迹的商人,在堪萨斯城定居。他是《堪萨斯城明星报》的社论首席撰稿人亨利·哈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46
2024-11-28
《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3)》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年)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1820年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1842年前往英国工业中心曼彻斯特,为他父亲的公司工作。他经常到工厂和工人住宅去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工人状况,参加工人劳动。1844年与马克思同时加入正义者同盟,开始为无产...
论爱
45
2024-11-14
《好一对对对碰》
论爱 论爱 雪莱 你垂询什么是爱吗?当我们在自身思想的幽谷中发现一片虚空,从而在天地万物中呼唤、寻求与身内之物的通感对应之时,受到我们所感、所惧、所企望的事物的那种情不自禁的、强有力的吸引,就是爱。 倘使我们推理,我们总希望能够被人理解;倘若我们遐想,我们总希望自己头脑中逍遥自在的孩童会在别人的头脑里获得新生;倘若我们感受,那么,我们祈求他人的神经...
从小爱哭的孩子
45
2024-11-14
《童话大王安徒生》
从小爱哭的孩子 从小爱哭的孩子 1805年,在丹麦恩岛上的欧登塞城中,一个家境贫寒的鞋匠汉斯·安徒生,和一位比自己大几岁的洗衣妇安娜·玛丽亚结了婚。 欧登塞是丹麦的第三大城市,坐落在西兰岛和鸭脖子形状的日德兰半岛之间的费恩岛上。据传说,这儿从前是欧登国王的城堡。有一天早晨,王后往窗外眺望,见远处过去没有房子的地方,现在屋顶鳞次栉比。她喊道:“欧登,快...
揭开“神圣甲虫”的秘密
44
2024-11-14
《名家笔下的科学世界》
揭开“神圣甲虫”的秘密 揭开“神圣甲虫”的秘密 据说,古埃及人在田间劳动时,看到蜣螂推滚着一个圆球,具有丰富天文知识的古埃及人联想到圆球是地球的象征,那么蜣螂一定是受了天空星球运转的启迪,一定很神圣。于是就把蜣螂叫做“神圣甲虫”。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并不相信这些,他决心揭开蜣螂的秘密。为了观察蜣螂的行为,他整天趴在地上,那专注的样子经常引起人们的嘲笑...
44
2024-11-19
《天涯海角一点通:电报和电话发明的故事》
“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 但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阻挡不住的,凡是为人类造福的发明,都必将受到历史的尊重。一天,奇迹发生了!莫尔斯收到一封束着朱红绸带的公函,他用微微颤抖的手把信拆开,一行醒目的字映入眼帘:“塞缪尔·莫尔斯先生,我们荣幸地通知你,参议院已经通过关于修建电报实验线路的拨款提案……”原来关于电报的议案1842年2月又被重新提交国会讨论,但当时人...
44
2024-11-19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的故事》
西迁建德及流亡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蓄意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遭到中国驻军的坚决抵抗,激起全国人民抗日的怒潮。南京政府,于7月中旬在庐山召开谈话会,作为社会名流竺可桢参加会议,蒋介石发表谈话,说对日不再退让,如敌人继续侵略,即予抵抗。会后竺可桢回到杭州。这时,日寇不仅继续向华北纵深进攻,还于8月13日,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抗击...
怜悯
44
2024-11-14
《情感总有温馨》
怜悯 怜悯 怜悯是一切道德的基准。 〔德〕叔本华:《道德的基准》 怜悯和需要使人变得可亲。 〔英〕埃·阿诺德:《亚洲之光》 怜悯之心必生爱,它们不过是一体的两面。 〔英〕德莱顿 有人说,怜悯是爱情之母。 〔英〕博蒙特、弗莱彻:《来自西班牙的副牧师》 怜悯离爱情只有一步之遥。 〔英〕理查逊:《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 怜和爱实不能分开,...
1..
«
44
45
46
47
»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