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4.252 秒,为您找到 562 个相关结果.
  • 葬身火海中的肺循环理论 1553年10月27日下午,日内瓦街头行走着长长的队列。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头发蓬乱得像一堆枯草,因为备受折磨,已衰颓得像一位老人;后面跟着许多牧师,一边走,一边仍喋喋不休地劝说前头那位中年人“认罪”、“改悔”。终于走到郊外的火刑场,那里早已高高矗立着一根捆绑“罪犯”的火刑柱。那位中年人,就是“叛教者”塞尔维特。...
  • 为了科学走上祭坛的莫瓦桑

    为了科学走上祭坛的莫瓦桑 为了科学走上祭坛的莫瓦桑 莫瓦桑(1852-1907),法国化学家。因首次制得单质氟等一系列发明获得1906年诺贝尔化学奖。 莫瓦桑生于法国巴黎,家中非常贫穷。莫瓦桑儿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背上书包走进学校。但是他家交不起学费,莫瓦桑只能站在教室外面偷听。学生们的傲慢和对他的指指点点,未能阻碍他坚持偷学。直到12...
  • 第五章 悠悠考古 第五章 悠悠考古   你是不是还会认为,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呢?错啦!那是什么呢?仔细读读接下来的内容,读完之后,可以和身边的朋友们分享你的答案,问问他们,你们知道吗?通过这一章,你不仅可以了解到我们中国的,还有许多世界的古老文化。   你听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吗?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中国的太阳神,三皇五帝之一又说他是农业之...
  • 高加索的明镜——塞凡湖

    46 2024-11-14 《湖泊魅力影展》
    高加索的明镜——塞凡湖 高加索的明镜——塞凡湖 塞凡湖小档案 地理位置:亚美尼亚境内湖泊,离埃里温60公里 面积:1360平方千米 水深:83米 特点:由小塞凡湖和大塞凡湖两部分组成 形成原因:亚美尼亚境内湖泊 塞凡湖概况 塞凡湖的湖名是由亚美尼亚语“黑色寺院”转化而来,因湖西北角小岛上有座4世纪用黑色材料修建的古寺院,又称戈克恰伊湖,系...
  • “天圣铜人”今何在

    45 2024-11-14 《科技难题解密》
    “天圣铜人”今何在 “天圣铜人”今何在 所谓的“天圣铜人”实际上就是两座同常人一样高的精制铜像。它们是在宋代天圣年间,由名医王惟一主持设计、铸造的,是用于研究针灸的铜人。 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这两座铜像的造型是裸体的男人;制作它们用的是精铜;设计精巧无比,制作出神入化。南宋的《齐东野语》卷十四《针砭》篇中曾经细致地描述过它们:“……尝获试铜人像,以精...
  • 崇高的人将获得永生

    45 2024-11-14 《双城记》
    崇高的人将获得永生 崇高的人将获得永生 无辜的人就这样被判了死刑。当他那可怜的妻子听到这个事实之后,仿佛受到了致命的一击,瘫倒在地。但是,她此时的心中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声音在告诫她:在他蒙难的这一刻,她应该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而不是增加他的痛苦。于是,她竟然在这样的打击下站了起来。 由于法官要上街参加群众的游行,法庭便休庭了。只剩下四名看守看押着犯人,...
  • 小篆是李斯所创吗

    小篆是李斯所创吗 小篆是李斯所创吗 小篆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是一种里程碑式的字体,是汉字古文字阶段的休止符,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千百年来,秦朝宰相李斯在秦统一后将大篆(籀文)简化为小篆的说法流传很广。通用著作无不沿袭此说。 但是,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此说依据不足,其主要论据是:小篆是秦代文字的说法没有史料依据,《史记》关于秦统一文字的记载仅“书同...
  • 锡兰岛脱险

    锡兰岛脱险 锡兰岛脱险 我们在岛上待了一段时间,那里的居民对我们非常友好,但他们每天只以黄瓜为主食,这对我们来说是吃不消的。我的伙伴们都因为缺乏营养而渐渐瘦了下去。于是,我们告别了岛上的居民,开始了新的航程。 在海上航行了很长时间,我们终于抵达了锡兰岛。我们在那里待了一阵,这期间,我不仅把富商所要求的货物都置办齐全了,还结识了很多好朋友。一天,我应锡...
  • 公元前的电池

    公元前的电池 公元前的电池 1936年6月盛夏,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外,修建铁路铺设路基时,突然发现地面上露出一块巨大的石板,板上刻有许多波斯文字。众人围拢上前,观看着,惊讶,困惑,不知这到底是什么。几个好事者持锹向前,向下挖去,很快,一个巨大的石板砌成的古代石棺出现在人们眼前。施工暂时停止了。伊拉克博物馆的考古学家们立即赶来,修建铁路的工地上顿时出现了...
  • 要先吃苦再享乐

    要先吃苦再享乐 要先吃苦再享乐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去经一经路途的艰险、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够搏一搏,不枉来世上走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对此嗤之以鼻,“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谁会那么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那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