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7.938 秒,为您找到 550 个相关结果.
  • 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矛盾逐渐加深。敏感的艺术家们不能无视身边的现实社会,如实地再现和揭示社会矛盾与社会不公,成为他们的主要思想和艺术实践。这是一个在艺术创作尤其是绘画、雕塑和文学、戏剧中常用的概念,更狭义的讲,属于造型艺术尤其是绘画和雕塑的范畴。无论是面对真实存在的物体,还是想象出来的对象,绘画者总是在描述一个真实存在的物质...
  • 不想做广告的名人

    不想做广告的名人 不想做广告的名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海明威这个游击队司令也结束了自己的任务。他卸下了肩头的担子,带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居住在巴黎的里兹旅馆里。 海明威确实疲惫了,他的身心疲惫不堪。三个妻子先后来到他的身边,又先后离他而去。这三个都是他所爱的女人,失去她们,让海明威心中非常难过。 “你失掉她们,就像损失了一个营的兵力一样痛心。那都...
  • 孤苦无依的玛丽

    51 2024-11-14 《秘密花园》
    孤苦无依的玛丽 孤苦无依的玛丽 玛丽·伦诺克斯将被送到米塞斯韦特庄园,她姑父一家住在那里。她刚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从没见过这么难看的小孩。他们并没有说错,玛丽的脸蛋瘦削而发黄,身体也很瘦弱,稀疏的头发又焦又黄,最令人不舒服的是她一直皱着眉头。她出生在印度,从小就总是没来由地生病。她的父亲是英国政府派往印度的官员,同样体弱多病,但她母亲是个大美人,热衷 ...
  • 长“面包”的树

    51 2024-11-14 《花草标本科学》
    长“面包”的树 长“面包”的树 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长着一种形状奇特的大树,一位19世纪的博物学家是这样描写它的:“由于树干庞大,当它落叶后憔悴而光秃秃地站在那里,仿佛中风病人伸展开臃肿的手指。” 另一个探险者则描写道:“半兽半人一样的树,像一个头披白发、脑袋斜歪而且挺着大肚皮的老妖怪,皮如犀牛,无数细枝恰似手指紧紧抓住天空。” 这种树的学名叫做...
  • 杜甫

    杜甫 杜甫 在唐代诗人中有两人的成就达到了诗歌创作的顶峰:一个是登上浪漫主义之巅的“诗仙”李白;一个是登上现实主义之巅的“诗圣”杜甫。 杜甫,字子美,因做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后人又称他为“杜工部”。祖辈本是襄阳人,后来迁居到了河南巩义。他的祖父是唐初的著名诗人杜审言。杜甫从小受着严格的诗书教育,学习非常刻苦。7岁开始学习写诗,到了14岁,...
  • 杨贵妃创作霓裳羽衣舞

    杨贵妃创作霓裳羽衣舞 杨贵妃创作霓裳羽衣舞 那是在大唐盛世的天宝年间,皇帝是唐明皇李隆基,他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天子”。 李隆基酷爱音乐,在古代君王中,李隆基对音乐的研究应该是最深入最精通的,他精通吹拉弹奏各种乐器,而且他还会作曲。 有一次,唐明皇李隆基曾经梦见自己到月宫上游玩时,他听到天上有仙乐奏曲,看到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仙女的歌声玄妙...
  • 南方的画家

    南方的画家 南方的画家 顾恺之(约315~406),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人。曾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义熙初任通直散骑常侍。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精绘画,擅画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与陆探微、张僧繇并称“画界三杰”。我们可以从他的几张画的摹本中推测他的绘画的本来面貌。他的绘画的传世摹本有《女史箴图》卷、《...
  • 名师导读

    50 2024-11-14 《时间机器》
    名师导读 名师导读 分级入选理由 这是一本杰出的科学小说,书中流淌着对未来的憧憬之情,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1866~1946),尤以科幻小说创作闻名于世。1895年出版《时间机器》一举成名。 主题思想 本书通过描写时间旅行者对未来世界的思考以及在其中的遭遇,用西方阶级斗争与人类进化论相结合,再用幻想和寓言的形式给整...
  • 为什么会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

    为什么会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 为什么会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指在文学史研究中,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盛行的代表文体来称呼各个朝代的一种说法。 赋是在西汉盛行的一种文体。汉赋分大赋、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宏伟,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极力铺陈夸张;内...
  • 谈温柔

    50 2024-11-14 《情缘是什么》
    谈温柔 谈温柔 止庵 最近把家存的所有蒲宁小说的译本找出来重读了一遍,还是觉得很喜欢。其实我早已是不大爱看小说的了,干吗赶到蒲宁就成了例外呢,说来这有些买椟还珠之嫌:现在我所留心的乃是他小说里的意思。蒲宁小说我最喜欢后期即去国之后所作,因为他的意思在其中更是圆满。关于这点,特瓦尔多夫斯基为九卷本《蒲宁文集》写的序言中有番话说: "爱与死几乎是蒲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