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789 秒,为您找到 52 个相关结果.
  • 目 录

    目 录 目 录 版权信息 前言 PREFACE 种出葫芦王的老人 汉武帝炼丹发明火药 十岁学医的“医圣” 发明淬火方法的铁匠 醉汉不怕痛的启迪 磬中除“妖”的故事 穷人富人的患病差异 宋应星15岁脱衣换书 聪明大臣智斗昏庸帝 石狮子会翻“跟头” 电话员巧接...
  • 首战炭疽菌

    首战炭疽菌 科赫在偏远的沃尔施太因孜孜不倦地埋头于显微镜下的研究工作的同时,却没有忘记时时追踪整个微生物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他明白,只有不断跟上学术界前进的步伐,才不至于闭目塞听,迷失研究工作的方向。巴斯德关于疾病与微生物的关系的实验,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Lister J,1827-1912)的外科消毒法,都使科赫感到异常的兴奋,也使他对微生物与疾病的关...
  • 高血压的辨证与治疗

    高血压的辨证与治疗 附:秘验方介绍" level="2"> 附:秘验方介绍 1.降压1号秘方" level="3"> 1.降压1号秘方 2.降压2号秘方" level="3"> 2.降压2号秘方 3.降压3号秘方" level="3"> 3.降压3号秘方 高血压的辨证与治疗 魏长春 魏长春(1898—1987),男,浙江宁波人。初学药业,旋学...
  • “中国的希波克拉底”

    “中国的希波克拉底” 中国人称华佗为神医。 西方的学者则称他为“中国的希波克拉底”,以西方人所熟悉的古代希腊的医学大师比喻华佗在医学史上的地位。美国医学史家拉瓦尔在他的《药学4000年》中写道: “一些阿拉伯权威提及吸入性麻醉术,这可能是从中国人那里演变出来的。因为,据说中国希波克拉底——华佗,曾经运用这一技术,把一些含有乌头、曼陀罗及其他草药的混合...
  • 风雪弥漫少室山

    风雪弥漫少室山 风雪弥漫少室山 仲景来到少室山时正值深秋季节,山里秋风瑟瑟,落叶满地。踏着满地落叶,遥想当年的多少往事,仲景对卫汛说:“人如自然万物,就树木而言,生于肥田沃土,阳光之域则拔地而起,茁壮成长;生于高山之巅,贫瘠土地,只能凭顽强的生命力,和风雨冰雪严寒酷暑搏击,焕发异彩呀!” “师父不媚权贵,不恋荣华,真乃傲雪之青松也!师父一心为百姓谋利...
  • 刘河间恶治药王爷

    刘河间恶治药王爷 刘河间恶治药王爷 提起药王爷孙思邈来,那大人小孩几乎没有不知道的。都知道他医术通神,救的人都得成千成万地数,就连他的徒子徒孙也都是朝野闻名的国医圣手。老百姓把他称为活神仙。 谁想这位活神仙一百岁时却得了病,自己根据病情开了几服药,煎好喝了,没见效,反而越来越重。老伴挺着急,就劝他:“当家的,俗话说医不自治,你自己开药既没多大动静,何...
  • 张仲景立志学医

    张仲景立志学医 张仲景立志学医 张仲景(约150—219)是中国东汉时代一位大医学家,人们把他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从小就勤奋好学,看了很多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心里很感动。他想:“许多人只知道为自己打算,不问民间的疾病和痛苦。我为什么不能像扁鹊那样,把救死扶伤,解除人民病痛当作自己的责任呢?”从此他就努力钻研医学,拜同乡名医张伯祖...
  • “天医星”的来历 像任何其他学科一样,中医学的发展,也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在远古时期,医巫不分家,从医生角度来说,对一些当时不能治疗或不能解释的疾病和现象,只能借助一些现在看来是迷信的方法,如祈祷、巫祝等,也就是无计可施而不得已的方法,现在一些偏远的地方还有这样的医生通过这样的方式骗取病人的钱财。从病人方面来说,对疾病本质...
  • Part 4 饺子

    Part 4 饺子 成型之木鱼饺 成型之月牙饺 成型之烧卖 成型之家常水饺 成型之模具饺 Part 4 饺子 概述:饺子是深受中国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饺子也是北方的年节食品,在中国北方很多地方都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中国南方地区也普遍有饺子这一食品。 成型之木鱼饺 1 木鱼饺又称平边饺,将面剂...
  • 饺子的发明

    16 2024-11-14 《科学改变生活》
    饺子的发明 饺子的发明 饺子原名“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沿途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伤寒流行,耳朵都被冻伤。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花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