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3.502 秒,为您找到 90 个相关结果.
  • 二、发表声明

    二、发表声明 周恩来热情款待李宗仁 李宗仁发表归国声明 毛泽东设宴招待李宗仁 刘少奇宴请李宗仁夫妇 各界人士欢迎李宗仁 二、发表声明 周恩来笑着说:“德邻先生,你们从前是打过仗的啊。现在你回来了,大家欢迎你。” 在机场大厅的欢迎仪式上,在一座毛泽东半身塑像前,李宗仁郑重地宣读了他早已拟好的《归国声明》。 李宗仁说他曾经讲过:“天下大势已...
  • 自学成才

    498 2024-11-14 《华罗庚》
    自学成才 不向命运低头 身虽残志更坚 努力终见成效 得到数学家赏识 爱国的优秀教师 别具一格的学者 自学成才 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会有杰出的成就。——华罗庚 不向命运低头 华罗庚回到家后,就开始帮着父亲料理那家小店。他的心情非常沮丧,他问自己,难道这一生就在这个十多平方米的小屋子里度过吗? 看着...
  • 三、建立保障

    三、建立保障 张爱萍为研制途径搞调研 毛泽东批准二机部核报告 周恩来全力保障研制工作 建立健全严格保密制度 李觉在研制现场保护专家 毛泽东说原子弹要尽早试验 三、建立保障 毛泽东目光停留在“力争在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这一行字上,最后欣然提笔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严峻时期,周恩来向有关部门下达指示:“自己...
  • 一、艰苦勘探

    一、艰苦勘探 打响石油勘探之战 获得正确勘探的方向 钻井队千里奔赴东营 艰苦奋战进行钻探 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 第一口井顺利出油 一、艰苦勘探 李人俊刷地一指台下冶金部的代表,大声喝道:“你们冶金部产一吨钢,我们石油部坚决产一吨油……” 地质勘探队员仍然一如既往、日复一日地找啊!跑啊!他们踏遍了勘探区的条条沟、道道梁,采集到了大量的标本资...
  • 李四光

    405 2024-11-14 《科学家的故事》
    李四光 “李四光”的由来 读书不忘救国 地质力学贡献 走向新中国 李四光 “李四光”的由来 李仲揆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的一个贫寒人家,他的父亲李卓侯以教书为生,小仲揆从小就聪明过人,很早就帮家里做事,白天打柴,晚间跟父亲读书。13岁那年,父母决定让他到武昌去考由官家供给学膳费的高等小学,他竟以最优秀的成绩被录取了。 李仲揆学习非常勤奋,每次考...
  • 四、中央心系灾区

    四、中央心系灾区 中央领导慰问灾区 周恩来再次视察重灾区 救灾部队组织宣传队 周恩来关心灾后重建 周恩来指导地震科学 四、中央心系灾区 李先念说:“我希望你们把勇气鼓起来,所有的干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带头,克服困难,把生产救灾搞得更好。” 当周恩来走下飞机后,3时19分突然一声轰响,大地颤动起来,又有断墙残壁倒塌下来。 飞机刚起飞,大...
  • 3.北京胡同的文化气息

    3.北京胡同的文化气息 胡同习俗 胡同语言 胡同名人 胡同色彩 胡同名称 3.北京胡同的文化气息 胡同习俗 胡同习俗是老北京习俗的组成部分,它是千百年来北京人生活方式的延续和历史文化的沉淀。随着时代的演进,有些不合时宜的习俗已渐渐湮灭,而另一些寄托人们美好愿望及理想的习俗则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有些甚至被发扬光大。下面我们介绍的就是北京人最喜闻...
  • 三、归后观访

    三、归后观访 李宗仁到东北参观 李宗仁对记者畅谈观感 李宗仁举办答谢宴会 李宗仁在广东参观 李宗仁在广西重游故里 周恩来向李夫人告别 李宗仁的南京散心之旅 三、归后观访 李宗仁说:“百闻不如一见,新中国所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李宗仁感慨地说:“如果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这种事连想也不敢想呀!” 李宗仁致词说:“在过去4个多月...
  • 一、欢迎来自非洲的朋友们

    一、欢迎来自非洲的朋友们 周恩来说中国是阿联的朋友 周恩来设宴欢迎阿联贵宾 周恩来接受萨布里的访阿邀请 周恩来赞扬中国与索马里的友谊 周恩来设宴欢迎索马里总理 中国借索马里打开中非友谊大门 一、欢迎来自非洲的朋友们 周恩来说:“在这个共同的斗争中,亚非各国加强团结,互相支援,是亚非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最高利益。” 周恩来说:“我们对索马...
  • 一、中央决策

    一、中央决策 毛泽东说要研制原子弹 专家给中央领导讲课 中央决定研究原子弹 一、中央决策 毛泽东说:“中国不愿意有原子弹,但中国却不得不研制自己的原子弹。” 法国杰出的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对杨承宗说:“你回国后,请转告毛泽东先生:你们必须要有原子弹。原子弹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 毛泽东说了关于原子能事业的一句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