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56 秒,为您找到 79 个相关结果.
  • 编撰《本草图经》 公元1053年(皇祐五年),苏颂召试馆阁校勘,调京师(今开封),开始了青灯黄卷的古籍编撰工作,苏颂在使馆、集贤院校书9年,生活十分清贫,做了大量的工作。 据《续资治通鉴》和《宋会要辑稿》记载:1061年(嘉祐六年)计完成黄本书6494卷,补白本书1950卷,这8千多卷编定的古籍中饱含了苏颂的心血与汗水。 苏颂在整理古代典籍时,最大的...
  • 《物候学》

    《物候学》 一、概述 二、内容简介 三、大师传奇 《物候学》 一、概述 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在地理学、气象学、资料考察、科学史、科研管理、科学普及和教育事业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一直认为科学普及事业是整个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出:科学研究的提高与普及是互为因...
  • 戈壁情深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赫赫有名的陆上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西部的敦煌,这里地处戈壁大漠的边缘,常常是黄沙蔽日,变化无常。尽管如此,城东南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却矗立着使中华民族自豪的、神奇壮丽的千佛洞。自19世纪末千佛洞的秘藏被发现以后,她吸引了不少西方“探险家”和汉学家,其中有人居心叵测,不择手段,奥地利人斯坦因便是盗窃敦煌文物的始作俑者。这个文物盗匪...
  • 夜明珠的秘密

    148 2024-11-14 《科技难题解密》
    夜明珠的秘密 夜明珠的秘密 自古至今,历代人们常以爱慕、惊异、迷惑不解的心情,对夜明珠津津乐道。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和民间的一些传说,往往给夜明珠涂抹上一层又一层神秘色彩,编造出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神话故事。 在战国许多古籍中,常常提到一些夜间发光的珠宝璧玉。如晋王嘉《拾遗记》:“有兽状如逐,衔夜明之珠,其光如烛。”《战国策·楚一》:“万遣使献鸡骇之犀。...
  • 中国的希望 重庆北碚附近的凤凰山,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山上有一座明代寺庙——古圣寺,现今成了人们凭吊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地方。 陶行知在1939年的抗战时期为培养从全国各地流亡到大后方的有特殊才能的难童,在这里创办了闻名遐迩的育才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学校开办之初,从各个保育院收留的流亡难童中,择优录取了具有一定特殊才能的100多名少年儿...
  • 新历成就

    新历成就 新历成就 一行花了那么多的心血指导创制了较前代同类仪器的功能更广泛、效率更高的新仪器;一行费了那么大的力量发起组织如此大规模的、史无前例的全国性的天文大地测量,目的都是为了一个——编订新历法。所以在开元十一年(723),黄道游仪投付使用,各种较精确数据不断取得之后,开元十二年(724),各地观测队伍陆续派出之后,他事实上已经开始着手编制新历的...
  • “一见钟情” 1937年8月13日上午,日本侵略军在上海闸北发起进攻,由此为期三个月的上海保卫战爆发。就在这形势十分险恶的日子里,黄浦江上出现了扣人心弦的惊险一幕:一艘载着几个中国人的小船在外滩离岸,正急切地向吴淞口驶去,突然,侵华日机在江上不时盘旋、俯冲,正在寻找攻击目标。敌机在小船上空呼啸而过,并向小船发动攻击,炸弹纷纷向小船飞来,情况十分危急。正在...
  • 沈 括

    139 2024-11-14 《科学家的故事》
    沈 括 有抱负的沈括 务实的改革家 科学通才和《梦溪笔谈》 沈 括 有抱负的沈括 沈括幼年受母亲的教育,又接受儒家正统派孟子思想的熏陶,对“仁政”“井田”一类学说很有兴趣,推崇至极。沈括的父亲沈周,长期在外做小官。沈周以前,除了沈括的曾祖父曾经做过大理寺丞外,沈氏家族几乎再没有人出来做官。沈括对人提起自己的家世时,都称是出自寒门。 沈括有自己...
  • 孙子之歌与韩信点兵 ——算经十书 在我国民间,长期流传着一种数学问题,叫“韩信暗点兵”,或者“隔墙神算”。这个数学问题流传甚广,被文人写入诗中,传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中所写的“孩子问题”,最早出现在魏晋时期的《孙子算经》一书。它通俗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数学中的一项卓越成就,那...
  • 伟大的旅人

    伟大的旅人 1640年盛夏的一天,在江南古镇江阴南面的南旸歧村,有两个消息飞快地传递着:“老爷回来了!”“老爷病倒了!”随着好一阵忙碌,一个面容憔悴、双腿已不能动弹的老人被人们抬进了一朱门大院。 老人被安置在一张床上,周围一片忙乱,一片啜泣声。然而老人心里却兴奋不已,眼里渗出了激动的泪水。他离家已4年了,曾经几度死里逃生,现在重又回到了家人的身边,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