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7.006 秒,为您找到 50 个相关结果.
  • “二黄”源于何处

    “二黄”源于何处 “二黄”源于何处 在京剧唱腔中,有一种主要板式被喻为“二黄”。这是喜爱京剧的人所熟知的。 至于“二黄”这一板式,其正确名称及来源何处,始终是戏曲唱腔研究中争论不休的问题。 在我国早期的一些戏曲专家中,大多认为“二黄”调始于湖北黄陵、黄冈,是由地名演化而来的唱腔。 而范紫东在其《乐学通论》著作中则认为,“二黄”发源于陕西,与唐代的...
  • 惊艳皇宫的《霓裳羽衣曲》

    32 2024-11-14 《让歌声来说话》
    惊艳皇宫的《霓裳羽衣曲》 惊艳皇宫的《霓裳羽衣曲》 唐玄宗是唐朝中叶的一个皇帝,在古代君王中,他可以称之为酷爱音乐的典范。唐玄宗对音乐的研究应该是最深入最精通的,会吹拉弹奏各种乐器。 相传,在一个中秋月圆之夜,唐玄宗也在遥望一碧如洗的天空,对着那一轮圆盘忘情地赞叹。方士罗公远便讨好地问道:“陛下是否愿意到月中游览一番?” 唐玄宗表示很乐意,罗公远便...
  • 刘喜奎为何不嫁梅兰芳

    刘喜奎为何不嫁梅兰芳 刘喜奎为何不嫁梅兰芳 20世纪初,梅兰芳和刘喜奎是北京戏曲舞台上两个最走红的演员。当时,只要他们演出的剧目,总是全场爆满。 两个人从相互钦佩,到相知相恋,大家都看在眼里。梨园圈内的不少人都热忱地希望他们能缔结美满姻缘,但这对有情人最终却没能结成眷属,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刘喜奎在情海波涛中及时收回了爱情的红线。 她钦敬梅兰芳的勤...
  • 戏曲艺术家“让戏”轶闻

    戏曲艺术家“让戏”轶闻 戏曲艺术家“让戏”轶闻 我国的戏曲艺人,历来以轻财重义、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而闻名于世。有关这方面的轶闻遗事,数不胜数,“让戏”就是其中之一例。 1927年,23岁的程砚秋新排京剧《斟情记》,并准备在北京首演。当时,声誉卓著的梅兰芳,经过1919年和1924年两次访日演出后,名声已风靡国内外。特别是他的代表剧目《天女散花》和《太...
  • 杨月楼和畅音阁的传闻

    杨月楼和畅音阁的传闻 杨月楼和畅音阁的传闻 慈禧经常去故宫东路的畅音阁戏楼听戏,有关慈禧爱听戏的故事不胜枚举。 传说那西太后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看那些卿卿我我,儿女情长的文戏,而东太后慈安,却偏爱看那些舞刀动枪的武戏,所以两个人很少在一起听戏。 有一年夏天,慈禧令梨园名角杨月楼、谭鑫培等到畅音阁唱戏。戏演完了,太后给台上台下的人都分赏了小银元宝。西太后...
  • 为什么用“梨园弟子”来指代戏曲演员

    为什么用“梨园弟子”来指代戏曲演员 为什么用“梨园弟子”来指代戏曲演员 从字面上,我们根本看不出梨园和戏曲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可是,一提起“梨园弟子”,人们就知道这是戏曲演员的代称。同时,人们还常用“梨园”代指剧团、戏班;用“梨园世家”代指祖祖辈辈都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用“梨园界”代指戏曲界。为什么梨园会和戏曲之间产生如此密切的关系呢? 说起梨园和戏曲...
  • 版权信息 版权信息 书名:老北京的梨园与夜话 作者:曲小月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6 ISBN:978-7-5402-1974-1/02 价格:25.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牧羊记》是马致远的作品吗

    《牧羊记》是马致远的作品吗 《牧羊记》是马致远的作品吗 马致远是元初最负盛名、自成一派的散曲家,杰出的元杂剧作家。他的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杂剧《汉宫秋》被视作优秀的古典悲剧,但他与南戏的关系至今还没弄清楚,南戏《牧羊记》是否为马致远所作,至今还是个悬案。 《牧羊记》取材于《史记·苏武传》。该戏叙述了西汉时人苏武奉命赴匈奴...
  • “梨园”为何代指戏苑

    “梨园”为何代指戏苑 “梨园”为何代指戏苑 自初唐后期,“梨园”便与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称世代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为“梨园世家”;称戏曲界为“梨园界”。“梨园”与“戏苑”从字面上看风马牛不相及,它们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历来有多种说法。 一般认为,“梨园”是唐代长安的一个地名,后因唐玄宗在此教演...
  • 周仓管风雨

    18 2024-11-14 《权宜应变故事》
    周仓管风雨 周仓管风雨 关羽死后成了神,玉皇派他掌管风雨。周仓嘀咕道:“区区小事,却要堂堂的关王爷去管,杀鸡动牛刀啦!” 一天,关羽外出,吩咐周仓好好地代管一日。周仓一口应承,心里不以为然地说:“要风给风,要雨给雨。这事儿闭着眼也能办到哩!” 关羽走了一会,一个农民跑来请求:“明天打麦,请老爷别下雨!”“好,明天晴空无云!”谁知这农民才走,另一个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