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51
秒,为您找到
8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相思之树红豆树
115
2024-11-14
《土地物产精华》
相思之树红豆树 拓展阅读 相思之树红豆树 四川省西部有一个红豆村,村里长有一株高大的红豆树。据传是在唐德宗兴元二年所种,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究竟这树是谁所栽?说起来还有一段优美动听的故事。 传说有一位文武秀才名叫刘春水,要上京赴考,未婚妻缪秋菊把他送到路旁,两人依依不舍。 缪秋菊道:“此次送君应试,我没什么临别赠物,只想出一联:浪中...
研究气功
113
2024-11-19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沈括的故事》
研究气功 1062年(嘉祐七年),沈括被调往豫东任宛丘(今河南淮阳)县令。 一天夜里,残月已经落下去了,只有星星在空中眨着眼睛,仿佛也都困了。 这时,后衙的灯还在亮着,沈括正伏案阅读公文。他一边读一边咳嗽,咳嗽声把书童震醒了。 书童披衣而起,来到书房,对沈括说: “大人,快叫四更了,该休息了。” 沈括正在聚精会神地查阅案牍,没有听到。 书童见...
挥师北上,直捣中原
110
2024-11-14
《精忠名将岳飞》
挥师北上,直捣中原 挥师北上,直捣中原 挥师北上,直捣中原 挥师北上,直捣中原 1135年夏天,这半年多来,是赵构登基后最舒心的日子,去年秋冬,金伪联军大举进犯淮西,春天被岳飞、韩世忠等击退。 可以说,内忧外患都得到暂时的缓和。他心里高兴,特地发布了一道很长的诏书,以表彰岳家军这一新的“功劳”,并特授岳飞为检校少保,加食邑500...
皖东明珠——安徽琅琊山
107
2024-11-14
《景观立体式全览》
皖东明珠——安徽琅琊山 皖东明珠——安徽琅琊山 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后因东晋开国皇帝琅琊王司马睿避难于此,改称“琅琊山”。琅琊山在安徽滁州琅琊区与南谯区交界处,与滁州城山城一体。它临江近海,襟江带淮,势为南北之要冲,东西之走廊;自古地处“吴头楚尾”,历代为交通要驿,有“金陵锁钥”之险,“九省通衢”之要。 琅琊山景区内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古树名木遍...
梁漱溟
107
2024-11-14
《名家名师谈教育》
梁漱溟 梁漱溟 梁漱溟先生原籍广西桂林,1893年10月18日出生于北京。中学毕业之后,他突发奇想,决定不再升学,志在归心佛法,一心要出家当和尚。于是他潜心研究佛学,24岁那年,写出一部《究元决疑论》的著作,这是一部鼓吹人生唯一的出路在皈依佛法的出世主义哲学。他拿着自己的这部哲学论文,大胆去拜访请教当时大名鼎鼎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蔡元培看过梁漱溟...
沈括的成才故事
103
2024-11-14
《科学家成才故事》
沈括的成才故事 沈括的成才故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宋朝钱塘(今杭州)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著有《梦溪笔谈》。 小时候沈括随父辗转江南各地,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见识了各地的风俗民情。他酷爱读书并善于独立思考提出新见解。从小他就立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志向。1061年,沈括任宁国县县令,修复了“万春圩”,推广圩田。1063年,考...
伊凡·屠格列夫
89
2024-11-28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
伊凡·屠格列夫 伊凡·屠格列夫 屠格涅夫是俄国19世纪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全名为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他出身贵族,一生锦衣玉食;写的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多为贵族,并且在他的作品中最早出现了俄国文学中著名的“多余人”形象,如《罗亭》中的贵族罗亭、《贵族之家》中的贵族拉夫列茨基等。屠格涅夫写作不为名,不为利,因为他什么也不缺,他纯粹是出于爱好,贵族...
普通一兵
82
2024-11-19
《环球航行第一人:麦哲伦的故事》
普通一兵 16世纪,在欧洲是“地理大发现”的年代。欧洲人,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为了探索一条由欧洲直达印度和美洲的航路,进行了多次的远洋航行。哥伦布(Columbus christopher,1451—1506)率领西班牙船队横渡大西洋,往西行,发现了“新大陆”(美洲)。达·伽马(Vasco da Gama,1469—1524)率领葡萄牙船队绕...
72
2024-11-19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
两次出使辽国 1077年(熙宁十年)4月,杭州城杨柳婆娑,花团锦簇,西子湖碧波荡漾,画舫悠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和塔下,游人如织,擦肩接踵。杭州沉浸在安乐祥和之中。 苏颂的府衙又传来新的圣旨,调他入京,编修宋仁宗、英宗两朝国史。苏颂看着在饥饿与疫疠中复兴的杭州城,看着休戚与共的百姓,真有些舍不得离开。但是,修史乃千秋大业,可万世流芳...
郑板桥
64
2024-11-28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4)》
郑板桥 郑板桥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1693年出生于一个破落地主家庭,生活相当贫困。在他三岁时他的母亲就生病去世了。后来父亲又续娶了郝氏。继母是个善良的人,对他很好。可是,在他14岁的时候,继母又病逝了,板桥又一次失去了母爱。万幸的是,他的养母一直陪伴着他,给他以母爱。 郑板桥天资聪明,3岁识字,5岁读书背诗,6岁读四书五经,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
1..
«
3
4
5
6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