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7.580
秒,为您找到
53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69
2024-11-19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
两次出使辽国 1077年(熙宁十年)4月,杭州城杨柳婆娑,花团锦簇,西子湖碧波荡漾,画舫悠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和塔下,游人如织,擦肩接踵。杭州沉浸在安乐祥和之中。 苏颂的府衙又传来新的圣旨,调他入京,编修宋仁宗、英宗两朝国史。苏颂看着在饥饿与疫疠中复兴的杭州城,看着休戚与共的百姓,真有些舍不得离开。但是,修史乃千秋大业,可万世流芳...
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
64
2024-11-14
《天文科技大追踪》
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 拓展阅读 演示天象的仪器浑象 浑象也称“浑天象”或“浑天仪”,甚至称为“浑仪”,很容易与用于观测的浑仪互相混淆。浑象是古代根据浑天说用来演示天体在天球上视运动及测量黄赤道坐标差的仪器。 浑象最初是在西汉时由天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创制的。到东汉张衡创制水运浑象,又对后世浑象的制造影响很大。 浑象是仿真天体运行的仪器,是天文学上很有用...
显示群星的星表星图
60
2024-11-14
《天文科技大追踪》
显示群星的星表星图 拓展阅读 显示群星的星表星图 我国古代取得了大量天体测量成果,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星图、星表。星表是把测量出的恒星的坐标加以汇编而成的。星图是天文学家观测星辰的形象记录,它真实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天文学家在天体测量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它又是天文工作者认星和测星的重要工具,其作用犹如地理学中的地图。 我国星表的测绘起源较早。...
大型综合仪器水运仪象台
59
2024-11-14
《天文科技大追踪》
大型综合仪器水运仪象台 拓展阅读 大型综合仪器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综合性天文仪器,由宋代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 水运仪象台的制造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
58
2024-11-19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
因陈世儒案蒙冤入狱 1078年(元丰元年)正月28日苏颂一行回到东京,神宗在垂拱殿赐宴,奖赏苏颂等出使有功之臣。 神宗在宴席上,极力称赞苏颂不畏辛劳,跋山涉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宰相吴充也嘉许苏颂学识广博,处事机敏,并于冬至先后的回答十分得体。 神宗问及辽国叛服之迹,苏颂回答说:“宋辽讲和日久,彼学我典章制度,未有叛离之意。汉武帝久勤征讨,匈奴终不服...
44
2024-11-19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
出生于名门望族 苏颂,字子容,出生在福建省南部同安县的世代官宦之家。 苏颂入闽的始祖叫苏益,苏益是隋代太子少保,邳国公苏威的八世孙。苏威曾任江南巡抚、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宰相)等高官,后贬为光州刺史,居河南固始县。黄巢起义时,由河南固始,入镇福建,始有福建之苏姓。 苏益,生于公元875年(唐乾符二年),少年时读书习武,因父功而得官,20岁即任山西显...
37
2024-11-19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
首创杭州自来水 熙宁三舍人事件,虽然苏颂因抗旨被罢官,但满朝文武官员都敬佩他忠于职守,不畏诛罚的精神。就连神宗皇帝事后也认为他“忠直可嘉”。其后不久,出知婺州,擢知应天府。调秘书监,知通进银台司,又回到皇帝身边。 这段时间里,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又公布了理财的免役、市易、方田均税诸法;强兵的置将、保甲、保马各法,也先后实施。韩琦、司马光、苏轼等强烈反对...
35
2024-11-19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
科考与初仕 公元1040年(康定元年)4月14日,宋都东京(今开封)处处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东京的宫城装扮得最漂亮。南向的丹凤门城楼上,高悬着两排巨大的红灯,每排12个。五个拱形的门洞上也都悬挂着一排灯笼。门楼两侧的垛楼,插着各色的彩旗,迎风招展。丹凤门向南直通过旧城的朱雀门,是东京有名的御街,笔直宽广。御街两侧的酒楼、店铺,鳞次栉比,都换...
30
2024-11-19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
引 子 1988年11月19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县还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这个小县城的主要街道上,悬起了大幅的横标:“热烈庆祝苏颂创建水运仪象台900周年!”“热烈欢迎来自国外的专家、教授!”“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苏姓宗亲!” 县政府招待所、华侨宾馆和各主要旅馆,也都张灯结彩,从楼上挂起了许多彩带和标语,人们敲锣打鼓,以示庆祝。 ...
29
2024-11-19
《独得六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苏颂的故事》
任相与病逝 水运仪象台研制成功之后,哲宗认为苏颂确是一个稳健的干才。派他去杭州救灾很快改变了杭州的面貌;派他出使辽国,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让他写《华戎鲁卫信录》,250卷的巨著,两年内如期完成;像研制天文仪象台这样的艰巨任务,他也完成得十分出色。 哲宗决心进一步重用苏颂,1090年(元祐五年)2月,71岁的苏颂被任命为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尽管苏颂以...
1..
«
3
4
5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