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964 秒,为您找到 57 个相关结果.
  • 完美的二进制思想

    完美的二进制思想 不少中国人对莱布尼茨感兴趣的原因,出自一个以讹传讹的信息:莱布尼茨受中国典籍《周易》启发发明了二进制。不错,他的确对中国文化表现了十分浓厚的兴趣,并且堪称是提出融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对中国文化也赞誉有加。但历史的真相是: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与《周易》无关。 二进制由于在现代电子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因此其发明日渐为人们重视,莱布尼茨的这一数...
  • 到上海访求西学 上海是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对西方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上海开埠后不久,就有外国传教士来到上海,开始向中国人传教布道。墨海书馆就是伦敦布道会设在上海的印刷所,由该会英国传教士麦都恩(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于1843年创办,主要印刷圣经和布道单之类的传教品。麦都思根据他多年在南洋的中国沿海地区...
  • “难得”的博士

    “难得”的博士 未满15岁的莱布尼茨上大学了。1661年3月复活节时,他从尼古拉学校毕业后,进入了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刚一进校,他就上了大学二年级标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主要有哲学、修辞学、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和数学等以传统的经院哲学为主的课程。此外,他还抓紧时间学习文艺复兴以后的哲学和科学,广泛地阅读了培根(1561—1626)、刻卜勒(1571—1...
  • 历史真相

    历史真相 1716年莱布尼茨惨然地走完了人生旅程。关于优先权的争论出现了转机,欧洲社会,至少在学术界有一种风尚:当争论一方的当事者不在人世后,另一方一般不再发表挑战性的言词,我们看到,不少论战的著述在辩论对手去世后就压下不发表了。因此,1716年后学者们想使这一争论和解。 经过法国数学家瓦里格农(1654—1722)的斡旋,坚决捍卫莱布尼茨的约翰·贝努...
  • “中国通”

    “中国通” 1697年12月14日,在写给勃兰登堡选帝侯之妻苏菲·夏洛特的信中,莱布尼茨不无高兴地说:“我在我的门上贴了一个纸条:‘有关中国动态办公室’,以便每个人都知道,人们可以向我提出了解中国最新情况的请求。” 他一点也没有夸张。在得到了许多有关中国的资料,并经过研究获得一些看法和心得后,莱布尼茨立即着手发表有关中国问题的文献和研究成果。 169...
  • G·W·莱布尼茨

    G·W·莱布尼茨 G·W·莱布尼茨 C·W·莱布尼茨是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著名的二进制原理和微积分是他的杰作。 1646年,莱布尼茨出生在德国莱比锡的一个教授家庭。他自幼才华横溢,智力超群。15岁进大学,先修哲学,后攻法律。20岁时向莱比锡大学申请法律博士学位,因年龄太小而遭到大学的拒绝。 1675年,莱布尼茨开始从事微积分研究。微积分是...
  • 永不陨落的科学巨星

    永不陨落的科学巨星 1716年11月14日,一代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莱布尼茨与世长辞了。他是由于痛风、胆结石症引起腹绞痛卧床一周后离开人世的,终年70岁。 虽然他在1714年还同时为欧洲5个宫廷所雇佣,一直到死还在竭尽全力为乔治一世编写家谱,可在弥留之际,他却被他所服务的宫廷完全遗忘了。既无人前来问候,也无人在他去世后前来吊唁。 莱布尼茨一生没有结...
  • 凄清的晚年

    凄清的晚年 1714年9月14日,在外奔波劳累,屡召不归的莱布尼茨突然回到汉诺威。当他风尘仆仆地跳下马车后,浑身马上软了下来,他来迟了三天!原来,他是在维也纳听到汉诺威选帝侯乔治·路德将赴英国继承王位的消息后,立即动身赶回来的,可作为英王乔治一世的乔治·路德已于三天前离开汉诺威前往伦敦了。他多么想随选帝侯——此时已是英国国王的乔治·路德前往伦敦,哪怕是送...
  •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开风气之先的科学大师:莱布尼茨的故事/管成学,赵骥民主编.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  ISBN 978-7-5384-6085-8  Ⅰ.① 开… Ⅱ.① 管… ② 赵… Ⅲ.① 莱布尼茨,G.W.(1646~1716)-生平事迹-通俗读物 Ⅳ.①B516.2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
  • 宫廷幕僚

    宫廷幕僚 进入社会后,莱布尼茨首先登上了政治舞台,而且从此之后他一直都或多或少地生活在与宫廷活动有关的环境中。 为了使自己在离开学校后能在社会上立足,他从1666年即开始直接与社会交往,在纽伦堡加入了一个炼金术士团体——玫瑰十字架兄弟会。这是一个由纽伦堡知识界人士组成的秘密社团。莱布尼茨踏进社会后担任的第一个差事,就是做玫瑰十字架兄弟会的秘书,即担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