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9.376 秒,为您找到 55 个相关结果.
  • 举世瞩目的京张线 京张铁路的线路测好后,1905年9月4日,正式破土动工,筑路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基和征购沿线所需要的土地。铺路基的工程是很困难的。詹天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既没有机器、又没有车辆运输钢轨,只能利用小平车和人力车来克服困难。”他把家属迁到工地上,发誓不修好京张铁路就不回北京。他亲自发动群众,组织人力,和工人同志们一起干,终于把材料运送到了...
  • 幼年生活 1861年4月26日,在广东省南海市一个没落茶商詹兴洪的家里,出生了第一个男孩儿。他就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家里添了个男孩儿,使这个家庭充满了喜庆的气氛。特别是詹天佑的爸爸詹兴洪高兴地跑到城里,去给亲朋好友传送这个喜讯。而詹天佑的妈妈陈氏则在家里焚香祈祷上苍保佑这个孩子的成长。夫妻俩给孩子取名为“天佑”,希望上天保佑他长大...
  • 京张线艰难的勘测 1900年以后,出现了中国人民纷纷要求自建铁路,抗议帝国主义国家掠夺中国铁路修建权的运动。因此,清政府成立了铁路矿务总局。并颁布了《矿务铁路公共章程》,允许商人兴办铁路。从1903年起,就不断地有绅商申请以商股承修京张铁路。商人李明和曾经向清朝政府路矿总局申请,准许他集股银600万两,承担修筑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工程。后来,商人李春也来呈...
  • 鞠躬尽瘁 清政府邮传部因自办京张铁路成功,非常振奋。对修建铁路增强了信心。京张铁路通车后,詹天佑希望将京张铁路向西展至绥远。这样,不仅增进了西北的交通运输线,还可以开发大同地区的煤铁矿藏。因此,立即得到清政府邮传部的同意,并委派詹天佑兼任张绥路总工程师。于是,他先派人初测了3条路线,然后经他审定一条综合路线。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奢侈、腐败,库藏空虚,财力不...
  • 岁月蹉跎 第一批中国留美学生在1881年回到了阔别9年的祖国。在轮船快到上海的时候,他们幻想着热烈的欢迎在等待着他们,亲朋好友和祖国伸出的温暖的手臂将拥抱他们,他们期待着,然而当轮船靠近码头时,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上船来迎接他们的是管理留学生信件的刘先生,没有一位亲友来迎接他们。他们下船穿过惊讶和嘲笑的人群,到了海关道台衙门。首先是点名,之后给他们吃了一...
  • 目 录

    目 录 目 录 版权信息 前言 PREFACE 李杲倡导“脾胃学说” 宋慈撰写《洗冤集录》 郭守敬不懈钻研求索 王祯创作巨著《农书》 黄道婆革新纺织机 吴又可专攻瘟病 潘季驯治理黄河 外科学先驱陈实功 徐光启格物穷理 徐霞客远游探险 谈迁矢志编《国榷》 ...
  • 詹天佑的成才故事

    詹天佑的成才故事 詹天佑的成才故事 詹天佑(1861-1919)字达朝,号眷诚,广东南海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 1861年,詹天佑出生于广东南海一个没落的茶商家庭。他家境清贫,自幼体弱多病,但他聪明好学,喜欢摆弄机件。他曾经把家里的闹钟偷偷拆开又安装好,弄清了闹钟的构造。 1872年,詹天佑报考“幼童出洋预备班”并被录取,成为清政府第一批公费留...
  •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每当火车驶过北京八达岭下的青龙桥站时,人们都会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屹立在那里的詹天佑铜像,缅怀这位中国近代工程技术界先驱的不朽业绩。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南海县。詹天佑7岁时入乡村私塾就读,但对“四书”、“五经”、八股文都没有兴趣,却对当时很少见的机器十分好奇,常常用泥土捏成各种机器模型玩耍...
  • 詹天佑

    詹天佑 詹天佑 ——12岁留美的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1861-1919),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创办中华工程师学会并出任首任会长。 詹天佑小时候就喜欢玩弄机件。有一天,詹天佑忽然对家中的西洋闹钟产生了兴趣,他想趁家里人不在,打开这个匣子,看看其中的奥秘。 于是,詹天佑把闹钟搬到地板上,用螺丝刀把零件一个一个拆开,并按顺序把它们放在地板上...
  • 中国铁路艰难起步 早在1863年9月2日,侨居在上海的英美商人联名请清江苏巡抚李鸿章,要求修筑上海与苏州之间86千米的铁路。李鸿章没有同意。 1864年,英国铁路专家司蒂文生由印度来到中国,起草了《中国铁路网计划草案》交给清政府。这项计划包括四大干线、两条支线。干线以汉口为中心,东达上海、西经四川、云南达印度。南经湖南通广州。北由镇江经天津至北京。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