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698
秒,为您找到
88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156
2024-11-19
《果蝇身上的奥秘:摩尔根的故事》
让果蝇成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动物 让果蝇成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动物 让果蝇成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动物 让果蝇成为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动物 摩尔根在科研工作中的一个很大特点,便是同时进行很多实验。1908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各种胚胎学研究实验的同时,要他的一名叫佩恩的研究生做一项关于果蝇的实验。在摩尔根同时进行的多种实验中,有不少做进了死胡同,但...
春蚕
156
2024-11-14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电影故事》
春蚕 春蚕 【出品】中国明星影片公司 【编剧】蔡叔声 【导演】程步高 【主演】肖英、严月闲、郑小秋 【首映】1933年 【故事梗概】 30年代初,帝国主义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强化对华的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中国农村经济进一步恶化。 清明过后,江浙农村家家开始为育蚕而忙碌。老通宝一家去年的蚕没养好,今年打算好好干一场,养了三张纸的蚕种。老通宝意...
156
2024-11-19
《传播中国古代科学文明的使者:李约瑟的故事》
中国的希望 重庆北碚附近的凤凰山,古木参天,风景秀丽,山上有一座明代寺庙——古圣寺,现今成了人们凭吊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地方。 陶行知在1939年的抗战时期为培养从全国各地流亡到大后方的有特殊才能的难童,在这里创办了闻名遐迩的育才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学校开办之初,从各个保育院收留的流亡难童中,择优录取了具有一定特殊才能的100多名少年儿...
春桃
155
2024-11-14
《情感的深深体验》
春桃 春桃 ——许地山 这年的夏天分外地热。街上的灯虽然亮了,胡同口那卖酸梅汤的还像唱梨花鼓的姑娘耍着他的铜碗。一个背着一大篓字纸的妇人从他面前走过,在破草帽底下虽看不清她的脸,当她与卖酸梅汤的打招呼时,却可以理会她有满口雪白的牙齿。她背上担负得很重,甚至不能把腰挺直,只如骆驼一样,庄严地一步一步踱到自己门口。 进门是个小院,妇人住的是塌剩下的两间...
“青蛙”是这样死去的
155
2024-11-14
《趣味科学故事》
“青蛙”是这样死去的 “青蛙”是这样死去的 和北京的日坛、月坛没有天坛、地坛那么出名相似,重庆的东泉、西泉的名声也不及南泉、北泉。而这个故事,我们就从东泉镇的“旅游”开始。 依山傍水的东泉镇位于重庆巴南区东部,距区政府所在地鱼洞65千米。据说,在明代有一位十分孝顺的儿子,为治好母亲的眼病,每天背着失明的母亲到东泉沐浴,最终使母亲重见光明。故事传开后,...
154
2024-11-19
《奔向极地:南北极考察的故事》
北极熊睁开了蒙眬睡眼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总是斜着身子在太阳系里围绕太阳公转。它的公转轨道面同赤道面形成23.5°的夹角。正是这个神秘的夹角的存在才有了地球上春夏秋冬更替的天文现象;才有了天文地理上所谓的热带、温带、寒带的划分;才有了极圈内分别长达半年的极昼和极夜。站在北极点上,仰望位于太空中的北极星,你会惊讶地发现:北极星恰好在头顶上向你眨眼微笑。在北极...
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154
2024-11-14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
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一生之中能够两度荣获世界最有名的诺贝尔奖,这是多么大的荣誉,这前所未有的例子,恐怕在日后也很少会有的。失去了丈夫,养育着两个幼女,在简陋的实验室中挥汗工作了4年,如今得到了补偿。 由于操劳过度,居里夫人已经病倒了好几次。因为她是一位女子,法国学士院对她很不友...
153
2024-11-19
《圆周率计算接力赛:祖冲之的故事》
圆周率计算的接力赛 刚下过雨,空气清新,祖恒鼻翼扇动,猛吸了几口气。他觉得自从随父亲来到南徐州后,又长高了许多,身体也比以前强壮了。他刚才在房间里看书,发现雨后天晴,便出来舒展着身子,享受着清爽的空气。这时,老仆人走过来说: “少爷,刚才我在市上买东西,听一个当差的说,刺史大人要调回京城到皇帝老子身边做官了。” 祖恒继续活动着身子说: “刺史大人回...
宋庆龄
152
2024-11-28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
宋庆龄 宋庆龄 宋庆龄(1893~1981年),中国近代女革命家、社会活动家、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卓越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字耀如,原名韩教准,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 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
152
2024-11-19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事》
举世瞩目的京张线 京张铁路的线路测好后,1905年9月4日,正式破土动工,筑路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路基和征购沿线所需要的土地。铺路基的工程是很困难的。詹天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既没有机器、又没有车辆运输钢轨,只能利用小平车和人力车来克服困难。”他把家属迁到工地上,发誓不修好京张铁路就不回北京。他亲自发动群众,组织人力,和工人同志们一起干,终于把材料运送到了...
1..
«
49
50
51
52
»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