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6.356
秒,为您找到
688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燕子与小鸟
34
2024-11-14
《什么让你学会思考》
燕子与小鸟 燕子与小鸟 有一只聪明的燕子非常好学,它在飞行的途中学到了很多动物不知道的知识。 这只燕子甚至已能预测到常见的雷雨了,因此在暴风雨袭来前,它能够向航行在海上的水手发出警报。 播种的季节里,它看到农民正在耕种,它便对小鸟说:“我看到了潜在的危险,我同情你们,因为面对这一危险,我可以趁早远远地躲开,到一个安宁的地方去生活。可你们却不行,你们...
海光的形成
34
2024-11-14
《蓝海开发计划》
海光的形成 海光的形成 在海上航行,人们会遇到一种奇异的自然景象,那就是海光。 当夜幕笼罩海洋的时候,有些海面上会出现大面积的海光。海光有时闪闪烁烁,像流星一样,有时像探照灯射出的光芒,有时像旋转着的光轮。当轮船前进时,周围就像激起无数的“火花”,船尾拖着一条长长的“火龙”。 1896年6月15日,日本三陆遭到25米高的海啸巨浪袭击。当海水退出50...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33
2024-11-14
《美洲战史故事会》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1781年10月,康华利率7000英军在约克镇向华盛顿投降。至此,美国独立战争基本结束,美国人民的胜利已成定局。 1781年11月底,康华利投降的消息传到英国本土,英国人民掀起了要求停战的运动。 1782年3月5日,经过长时间的辩论,英国国会以多数票通过了停战的决定。15天以后,诺斯内阁辞职,辉格党罗金汉组阁。英...
《高山流水》描述的是什么故事
33
2024-11-14
《文艺奥秘与探奇》
《高山流水》描述的是什么故事 《高山流水》描述的是什么故事 《高山流水》是我国的一部古典名曲,它是人们根据一段传说改编而成的。 2500多年前,正值我国的春秋时期。当时有一个名叫俞伯牙的人,很擅长弹琴,是天下闻名的琴师。有一次,俞伯牙因事乘船外出,走到半路,天突降大雨,无法继续航行。俞伯牙就命船夫把船靠在了一座山脚下。 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月亮也升...
彩带状UFO
33
2024-11-14
《天外飞碟真相》
彩带状UFO 彩带状UFO 1988年国庆节前的一天,家住大连的隋汶伯携同妻子、女儿利用国庆假日回乡探望父母。他们乘火车在大连北部郊区一个小站下车,同行的还有大连化工厂的4名工人。当时是晚上8点多钟,满天星斗,但周围一片漆黑。他们一行7人走到离屯子不远的一个由西向北转弯的路时,隋汶伯忽然看到天空的西北角处有一颗特别明亮的星,而且它还慢慢地向着这7人靠近...
荒岛斗蟒蛇
33
2024-11-14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探险故事》
荒岛斗蟒蛇 荒岛斗蟒蛇 1688年,英国探险家、博物学家威廉·丹皮尔乘“西格内特”号去澳大利亚探险时,在东印度群岛附近的海域上,突然遭到了台风的袭击。 迷失航向的船只随着海浪一直漂到澳大利亚的西海岸。在那里,丹皮尔找到一个海湾。为了躲避台风,他下令船只在这个海湾下锚:“伙计们,我们就把船停在这里,你们瞧,这里的海滩多宽阔,上面又有那么多的植物,真是一...
受 伤
33
2024-11-14
《老人与海》
受 伤 受 伤 只要有东西撑住钓索,我的右手就能制服它,他想。如果我睡着的时候它松了,朝外滑去,我的左手会把我弄醒的。我的右手是很吃重的,它吃惯了苦头。哪怕我能睡上二十分钟或是半个钟头,也是好的。老人向前用整个身子夹住钓索,把全身的重量放在右手上,然后他就睡过去了。 这次他的梦中没有狮子,却梦见了一大群海豚,它们覆盖了整个海面,这时正是它们交配的季节...
33
2024-11-19
《遨游太空: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
敲开天宫大门的使者——人造地球卫星 1957年10月4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苏联人把他们著名的人造地球卫星“红色月亮1号”送入了太空。这是人类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颗卫星虽然很小,直径只有50厘米,但这表明,人类本身进入太空的一天即将来到了。 相隔不久,苏联“红色月亮2号”人造卫星又紧接着它的姐妹卫星进入太空。它比第一颗卫星大5倍,并装...
解密海和洋的差别
33
2024-11-14
《教你一眼看透海》
解密海和洋的差别 解密海和洋的差别 洋 洋指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面积广大,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它深度大,其中4000米至6000米之间的大洋面积占全部大洋面积的近3/5。大洋的水温和盐度比较稳定,受大陆的影响较小,又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完整的洋流系统,海水多呈蓝色,并且水体的透明度较大。 世界的大洋是广阔、连续的水域,通常分为太平洋、大...
“甘薯之父”陈振龙
32
2024-11-14
《倾听自然怎么说》
“甘薯之父”陈振龙 “甘薯之父”陈振龙 那是在我的明代,在福建的长乐县有个叫陈振龙的人,他不到20岁就中了秀才,后来参加乡试,但是没有考中。于是,他决定弃儒从商,到吕宋岛经商。吕宋岛就是现在的菲律宾。 在吕宋岛,陈振龙见当地到处都种有甘薯,可生吃也可熟食,而且还容易种植。他联想到家乡时常灾害,食不果腹,就用心学会了种薯的方法,并出资购买薯种。 后来...
1..
«
60
61
62
63
»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