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872
秒,为您找到
725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开垦电学荒地
41
2024-11-19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开垦电学荒地 1746年1月,荷兰物理学家彼德·范·米欣布鲁克和他的同事们在莱顿大学实验室中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蓄电器——著名的莱顿电瓶。这在电学史上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把科学界对电的研究又大大地推进了一步。然而在当时,人们对于电的认识毕竟还很有限,欧洲科学家们仅仅将电区分为玻璃电和松脂电两类(丝绸与玻璃棒相摩擦而产生的电叫做玻璃电,毛或皮与松脂相...
哈雷与牛顿
41
2024-11-19
《彗星揭秘第一人:哈雷的故事》
哈雷与牛顿 哈雷与牛顿 哈雷十分热爱生活,他为人正直、诚恳、热切而且极富幽默感。他和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牛顿(Isacac Newton,1642—1727)是同时代人。两人之间有着不寻常的友谊。他们在天文学乃至自然科学其他领域的携手合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令人难忘的是,在哈雷的无私支持下,牛顿点燃了自然科学中最明亮的火炬——发现...
李大钊和他的老师
40
2024-11-14
《名家的教育智慧》
李大钊和他的老师 李大钊和他的老师 李大钊少年时期就胸怀救国大志,为了寻求革命的真理,他18岁时考入了天津法政专门学校,以求从研究政理中探求救国良策。 在这所学校里,李大钊最钦佩的就是白亚雨老师。白老师教史地课,他常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授历代的兴亡史,严厉抨击清末统治者的腐败和无能。他那渊博的知识,鲜明的爱国热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中享有很...
前言
40
2024-11-14
《未来科技走向何方》
前言 前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科学教育,让广大读者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
39
2024-11-19
《真理在烈火中闪光:布鲁诺的故事》
罗马的铁窗生涯 1593年2月下旬的一天,威尼斯的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阵阵,稀疏的雨点打在行人身上,人们匆匆而过,忽然被宗教裁判所监狱来的一队人马惊扰。一位老者自言自语:“他们在押送犯人”。走在这一队人马前面的是几个全副武装的彪形大汉,其后又是几位押解员,他们押解着一个戴着脚链手铐、披枷戴锁的犯人。此人面色苍白,衣冠褴褛,但看上去精神很好、神态自若,他们穿...
崭新的互补思想
38
2024-11-19
《现代理论物理大师:尼尔斯.玻尔的故事》
崭新的互补思想 上世纪20年代中期,是物理学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年代,有人说它是“天翻地覆的年代”,真是一点儿也不夸张。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海森堡宣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乘积小于普朗克常数与粒子质量之比。也就是说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量粒子的位置和速度。 如果宇宙的最终答案指的是确定地了解粒子的一项运动的话,那么,科学手段是无法同时做到准确无误地知道与此有关的...
爱因斯坦
38
2024-11-14
《科学家的故事》
爱因斯坦 “世纪伟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世纪伟人”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被迫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1905年6月,爱因斯坦发表了长篇文献《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地提出侠义相对论的理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同年9月,还发表了《物理惯性和...
前言
38
2024-11-14
《节能:从小事做起》
前言 前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
“有天花板那么高”
38
2024-11-19
《现代理论物理大师:尼尔斯.玻尔的故事》
“有天花板那么高” 在丹麦,一提起玻尔家族,丹麦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说:“噢!真了不起,有天花板那么高呢。” “有天花板那么高”,这本来是丹麦人在形容心地慈爱又聪明能干的人家时常用的一句高度赞扬的话。当这个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尼尔斯·玻尔出现后,又使这句赞扬话更加有名了。 尼尔斯·玻尔的祖父老玻尔曾担任过波尔霍姆岛上语法学校的校长。由于他学识渊博又为人和...
斜塔上的挑战
38
2024-11-19
《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的故事》
斜塔上的挑战 伽利略担任比萨大学数学教授,虽然忙于教授数学,但是比起以前来,他对实验工作也丝毫没有放松。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做各种实验。他说他的目的是要用实验来重新检验一下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伽利略主张,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要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伽利略到比萨大学任教不久,就以大无畏的精神,向当时...
1..
«
62
63
64
65
»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