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7.726
秒,为您找到
652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进入航空航天局
0
2024-11-14
《航天之父布劳恩》
进入航空航天局 进入航空航天局 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号"成功发射以后,美国的空间技术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在之后的几星期乃至几个月中,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少争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两个超级大国正在进行一场白热化的竞赛。 布劳恩提出,美国应该立即着手发展大型航天器,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赞同他的想法了。 "你认为我们还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苏联人?"在全国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
0
2024-11-19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由于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延伸人类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上作了开创性贡献,所以成为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 贝克尔1930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波茨维尔。这是位于宾州东部的小采煤市镇。父亲是在16岁时离开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家来...
0
2024-11-19
《铃声与狗的进食实验:巴甫洛夫的故事》
最高的奖赏 谢拉菲玛·瓦西里耶夫娜意味深长地说: “这时期是我们生活中最幸福的时期。” 每当有俄国学者到国外去,人们向他们打听的第一件事就是: “你见没见过,认识不认识那位了不起的科学家巴甫洛夫?” 1901年,赫尔辛基大学生理学教授季格尔什泰来到彼得堡。他访问了这位崭露头角的有声望的俄国人物,在这里所看到的一切,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巴...
自杀者为何修改遗嘱
0
2024-11-14
《科技改变世界》
自杀者为何修改遗嘱 自杀者为何修改遗嘱 1906年的一天,一个年仅40岁的人呆呆地走进图书馆——自杀之前的最后几个小时要在这里打发。当然,这是在痛不欲生的失恋者立下了遗嘱之后。 但是,这个准备轻生的德国人在读到一篇数学论文之后,他惊呆了! 于是,他修改了遗嘱。 他是谁,是什么论文有“惊呆”轻生者的巨大力量,他修改后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这还得从古...
世界气象组织奖
0
2024-11-14
《科学家的最高荣誉》
世界气象组织奖 世界气象组织奖 2006年7月6日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第51届“国际气象组织奖”颁发给瑞典教授本特松,以表彰他40余年为促进气象科学和国际合作所作出的贡献。此次颁奖,又将世人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这项号称“气象诺贝尔奖”的科学大奖上。 国际气象组织奖得名于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国际气象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873年,此奖算得上是世界气象组织的最高奖...
0
2024-11-19
《发明发现之谜(十万个未解之谜系列)》
第三章 生命的奇迹 第三章 生命的奇迹 小朋友,早就听说过疯牛病了吧?你怎么知道那是一回事吗?牛为什么会疯呢?猫会疯吗?你知道做手术时候,为什么打了麻药就不疼了吗?那最初的麻药是谁发明的呢?这些关于生命的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你会在这一章节里,找到答案。 谁开创了生物进化论?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他运用大量地质学、^?生物学...
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0
2024-11-14
《让远方越来越近》
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丁肇中12岁那年开始接受正规教育。他的父母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受家庭的影响,他对学习一丝不苟,读书专心致志,遇到疑难问题时,他就找遍书本,直到得到答案才肯罢休。 一次物理老师出了一道思考题,很多同学想了想觉得很难就放弃了,等着老师讲解。丁肇中不是这样,他吃饭想、走路想,别的同学都出去活动了,只有他还对着那道题...
自杀者为何修改遗嘱
0
2024-11-14
《科学创新故事》
自杀者为何修改遗嘱 自杀者为何修改遗嘱 1906年的一天,一个年仅40岁的人呆呆地走进图书馆——自杀之前的最后几个小时要在这里打发。当然,这是在痛不欲生的失恋者立下了遗嘱之后。 但是,这个准备轻生的德国人在读到一篇数学论文之后,他惊呆了! 于是,他修改了遗嘱。 他是谁,是什么论文有“惊呆”轻生者的巨大力量,他修改后的遗嘱是什么内容? 这还得从古...
目 录
0
2024-11-14
《文坛硬汉海明威》
目 录 目 录 版权信息 《世界名人传记文库》编委会 总 序 简 介 天资聪颖的孩子 深受祖父的影响 父母的双重教育 度过快乐的童年 保留橡树园传统 争强好胜的拳击手 叛逆的文学青年 不上大学渴望参战 明星报的见习记者 终于上战场了 血与火...
救了女儿一条命
0
2024-11-14
《名家笔下的科学世界》
救了女儿一条命 救了女儿一条命 20世纪20年代,德国化学家多马克受欧立希的启发,也开始研究用颜料去治小白鼠的败血病。长时间的试验,死去的小白鼠数以万计,更换的颜料已有1000多种,多马克仍在顽强地试验着。 1932年底,多马克终于获得成功,他用一种橘红色的颜料治好小白鼠的败血病,这种颜料叫“百浪多息”。不巧,多马克的女儿在玩耍时手指被扎破了,因感染...
1..
«
62
63
64
65
»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