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4.823 秒,为您找到 725 个相关结果.
  • 汉弗莱·戴维

    汉弗莱·戴维 汉弗莱·戴维 1778年12月17日,汉弗莱·戴维出生于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彭赞斯城一个下层中产阶级家庭。汉弗莱6岁那年进入当地的文法学校。在校期间,他是个贪玩的学生,整天热衷于钓鱼,到野外寻找乐趣。但他天赋极高,总是能很快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为了使他的才能有更大的发挥,父亲听从老师的劝告,在1793年把他送到彭赞斯城继续学习,住在母亲的养...
  • 把握自己的人生

    25 2024-11-14 《开启心灵的锁》
    把握自己的人生 把握自己的人生 凡事都要靠自己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个科学家用小白鼠做实验,用以研究人类潜在的生命力。每天一大早,他就从笼子里抓出那只小白鼠,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水池内,然后,立即计算时间。 科学家在玻璃池旁观察小白鼠在水里挣扎的情况,直到那只小白鼠快要发生溺亡的危险时,科学家才赶忙将它捞出来,放回笼中。当然,科学家没忘记计算时间。 ...
  • 走向成功的途径

    走向成功的途径 走向成功的途径 要心存善念 有一天,佛祖闲坐于花园的井边向下望去,看到无数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正因自己的邪恶而饱受地狱之火的煎熬。此时,一个江洋大盗透过地狱之火看到了慈悲的佛祖,立刻向佛祖高声呼救。 佛祖以他睿智的目光看到此盗生前虽然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但是,有一次走路正要踩到一只小蜘蛛时,却突生恻隐之心,移开脚步使其得以存活,成了一生...
  •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纸上谈兵 启迪之光 赵括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的赵国将军赵括,很小的时候就习读兵书,喜欢夸夸其谈。有时,就连他的父亲赵奢都很难驳倒他。但是,赵奢坚持认为赵括并无真才实学。赵括的母亲看到儿子这样,却认为很有出息,不免常常在丈夫面前夸耀。谁知赵奢却不以为然地说:“用兵事关国家安危,他却说得那么简单容易,实际上他这样只是在纸上谈兵。将来如果赵王让他领兵,必...
  •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格琳霓是一只小狗。从小,他就喜欢天天望着太阳想事情,觉得自己比其他的小狗都聪明。长大之后,他还是天天望着太阳想事情。别的小狗很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总是望着太阳啊?” “因为太阳很厉害,”格琳霓回答说,“所以我想当太阳!”一条老狗说:“太阳对我们非常重要,他能光照大地。可你连发光都不会,怎么当太阳啊?”“我会发光的...
  • 初识彬格莱先生

    23 2024-11-14 《傲慢与偏见》
    初识彬格莱先生 初识彬格莱先生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而这样的单身汉,无论他的见解如何,性情如何,人们总会把他看作自己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有一天,班纳特太太对她的丈夫说:“我的老爷,尼日斐花园来了个阔少爷,他是英格兰人,听说他非常中意这房子,并且不久就会搬来。” “这人叫什么名字?” “彬格莱...
  • 换个角度看人生

    23 2024-11-14 《请让心灵小憩》
    换个角度看人生 换个角度看人生 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加拿大人,他其貌不扬,从小口吃,幼年因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歪斜,一耳失聪,他讲话时嘴巴总歪向一边。 尽管他有这么多缺陷,但是,他不但不自卑,反而奋发图强,成了博学之士,还能在演讲时恰到好处地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并不失时机地提高嗓音,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后他成了一个颇有建树的人...
  • 前言

    前言 前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科学教育,让广大读者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
  • 《天问》是《楚辞》中的名篇吗

    《天问》是《楚辞》中的名篇吗 《天问》是《楚辞》中的名篇吗 《天问》,是《楚辞》中的一篇名,作者屈原。对题旨解释通常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天问”即“问天”,王逸《楚辞章句》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并认为是屈原被逐之后,走进楚国先王祠中,“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发泄郁愤,寄托愁怨。另一种认为,“天问”即关于天地宇宙、万事万物...
  • 探索真理坚持正义的鲍林

    探索真理坚持正义的鲍林 探索真理坚持正义的鲍林 鲍林(1901—1994),美国著名的量子化学家,他在化学多个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1954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鲍林出生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父亲是一位普通的药剂师,母亲身体多病。家中经济收入微薄,居住条件也很差。 聪明好学的鲍林大约10岁时认识了父亲的朋友、心理学教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