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50
秒,为您找到
7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宋应星15岁脱衣换书
23
2024-11-14
《见证神奇的时刻》
宋应星15岁脱衣换书 宋应星15岁脱衣换书 宋应星从小热爱科学,非常喜欢读关于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书籍。在他15岁那年,听说宋代沈括的《梦溪笔淡》是一部价值很高的科学著作,于是他就渴望着能读一读。每见读书识字的亲友或邻居,他都急切地询问人家是否有这本书。 有一天,他听说镇上的文宝斋书铺刚购进一批新书,就急匆匆赶去买书;可是书架上摆的都是四书五经,没有...
陨石迷
22
2024-11-19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沈括的故事》
陨石迷 沈括通过练气功治好了疾病,于1062年(嘉祐七年)秋季参加了在母亲故里苏州举行的解试,一举夺魁,中了解元。 解试是在地方上举行的科举考试,考中的人才有资格到京城去参加进士考试。解试中第一名的学子称解元。 沈括中了解元后,于1063年(嘉祐八年)初到汴京,和其他各州的解元一起受到了宋仁宗的召见。 这年三月,沈括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扬州司理参军...
版权页
22
2024-11-19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沈括的故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沈括的故事/管成学,赵骥民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 ISBN 978-7-5384-6088-9 Ⅰ.①梦… Ⅱ.①管… ②赵… Ⅲ.①沈括(1031~1095)—生平事迹—通俗读物 Ⅳ.①K826.1-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56229号...
扉页
22
2024-11-19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沈括的故事》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 沈括的故事 丛书主编 管成学 赵骥民 编著 于 元 吉林出版集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二胡
22
2024-11-14
《教你学弦鸣乐器》
二胡 二胡 二胡,拉弦乐器。又名胡琴、南胡、嗡子、胡胡。由唐宋以来的奚琴、嵇琴、胡琴演变而来。 奚琴因出自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奚人而得名。宋欧阳修《试院闻奚琴作》诗云:“奚琴本出奚人乐,奚人弹之双泪落”。早期奚琴是弹弦乐器。宋陈肠《乐书》(1101年成书)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书...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20
2024-11-14
《文学奥秘与探奇》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王之涣吗 要问《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大家都会说:当然是王之涣。但是,却也有不少人持否定态度。其理由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卷十五中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诗者甚多,唯李益、王文涣、畅渚三篇能状其景。……王文涣诗曰:‘白日依山尽……’。”王文涣是什么人?沈括没说...
东海任上
17
2024-11-19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沈括的故事》
东海任上 1055年(至和二年),二十五岁的沈括因政绩突出,被调往百里之外的东海县担任代理县令。 为了了解民情,沈括走遍了东海县。 一天,沈括路过两座古墓,对古墓的碑文产生了兴趣,便传令随行的官员暂时休息一下。 碑面虽然有些剥蚀了,但字迹尚可辨认清楚。沈括站在碑前,认真地阅读碑文。读罢碑文,沈括发现碑文中提及东海县的沿革,所说与图经不符。 图经属...
照相机的发明
13
2024-11-14
《科学改变生活》
照相机的发明 照相机的发明 一个不透光的盒子,这就是照相机。它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凸镜的成像现象。到了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这时候的“摄影暗箱”虽具有照相...
目录
13
2024-11-19
《梦溪园中的科学老人:沈括的故事》
目 录 序言 家世 好学深思 离家赴任 整治沭水 东海任上 万春圩工程始末 研究气功 陨石迷 昭文馆里与众不同的人 留在司天监的硕果 汴河水利 察访两浙 巧谏神宗 主持军器监 出使辽邦 主持三司 镇守鄜延路 从秀州到梦溪园
照相机的发明
12
2024-11-14
《神奇的发明》
照相机的发明 照相机的发明 一个不透光的盒子,这就是照相机。它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凸镜的成像现象。到了宋代,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这时候的“摄影暗箱”虽具有照相...
1..
«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