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707
秒,为您找到
71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目 录
48
2024-11-14
《世界文学名著经典科幻故事》
目 录 目 录 版权信息 前言 时间布 闹鬼的航天服 月心探险记 太阳帆船 太空潜艇 宇宙飞船中的怪物 月球异宝歌铃 魔鬼三角与UFO 窗外 太空城的孙悟空 地球卫士 繁荣之花 太空强盗 钻石盒 分身术的风波 外星魂...
45
2024-11-19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的人:巴斯德的故事》
引 子 很早以前我们人类就与传染病打上了交道,今天人们已经知道,传染病是一类由病原微生物传染引起的疾病。这些病原微生物非常小,人的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捕捉到它们的踪迹。在过去漫长的年代,由于医学的落后,传染病曾猖獗横行了很长时期,人们吃尽了它的苦头,许许多多人因患传染病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那个漫长的年代,传染病不仅发生次数频繁,而且流行地...
最早发现病菌的人
42
2024-11-14
《技术发明之最》
最早发现病菌的人 最早发现病菌的人 现在,人们还经常听说什么“艾兹病病毒”、“蘑菇病病毒”等等,“病菌”和“病毒”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又是被谁最早发现的呢? 病毒 其实,“病菌”和“病毒”都是可以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它们非常非常小,肉眼看不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样子。它们都是被法国杰出的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现的。 巴斯...
李贵真和她的跳蚤
42
2024-11-14
《好钢是这样炼成的》
李贵真和她的跳蚤 李贵真和她的跳蚤 李贵真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有“跳蚤专家”之称。李贵真从小在农村长大,喜欢各种各样的小昆虫。中学毕业后,她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生物科学。1937年,她从齐鲁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就奔赴贵州。 那时,贵州、云南各省鼠疫大流行,万户萧疏,数以万计的人挣扎在生死线上。跳蚤是传播鼠疫的重要媒介。研究跳蚤的形态、种类以及活动方式等,是控...
链霉素的发现者瓦克斯曼
38
2024-11-14
《科学家是怎样学习的》
链霉素的发现者瓦克斯曼 链霉素的发现者瓦克斯曼 瓦克斯曼(1888—1973),俄裔美籍微生物学家。因发现链霉素,大大提高了治疗结核病的有效率,195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瓦克斯曼出生在乌克兰的普里卢基。后来,他随家人移居美国,进入拉特哥斯大学攻读农学专业。30岁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专攻生物化学。获得博土学位后,瓦克斯曼回到拉特哥斯大学,从...
扉页
38
2024-11-19
《鼠疫斗士:伍连德的故事》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鼠疫斗士 伍连德的故事 丛书主编 管成学 赵骥民 编著 朱建平 吉林出版集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疫苗
36
2024-11-14
《微生物:显微镜下的世界》
疫苗 疫苗 许多细菌和病毒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造成死亡,然而,人们也正是利用这类细菌和病毒以毒攻毒,把它注射到正常人的身体里,使人体在后天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这种用来注射的细菌和病毒,就是疫苗(或菌苗)。 疫苗的利用,可以追溯到10世纪我国宋朝时代,当时一些民间医生就已知道用天花病人的豆痂,吹进健康人的鼻孔里,使他在患轻微的天花病过程中,获得对天花...
链霉素的发现者瓦克斯曼
36
2024-11-14
《科学故事的智慧》
链霉素的发现者瓦克斯曼 链霉素的发现者瓦克斯曼 瓦克斯曼(1888-1973),俄裔美籍微生物学家。因发现链霉素,大大提高了治疗结核病的有效率,195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瓦克斯曼出生在乌克兰的普里卢基。后来,他随家人移居美国,进入拉特哥斯大学攻读农学专业。30岁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专攻生物化学。获得博土学位后,瓦克斯曼回到拉特哥斯大学,从...
灭绝鼠患
35
2024-11-14
《令人惊奇的科幻文学》
灭绝鼠患 灭绝鼠患 贝拉宁拉着王思蒙教授走上讲台,向生物学家们介绍:“这位是生物研究之王——王思蒙教授。”台下一片掌声。 王教授清清嗓子:“从有人类开始,老鼠就一直危害人类。可是直到一个月前,老鼠和人类彼此还算相安无事。人类杀不光老鼠,老鼠也不能危及整个人类。 “但是前些天,南半球灾难地出现了数以亿计的老鼠大军,鼠群过处,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有流...
灭绝鼠患
28
2024-11-14
《科学探索的故事》
灭绝鼠患 灭绝鼠患 贝拉宁拉着王思蒙教授走上讲台,向生物学家们介绍:“这位是生物研究之王——王思蒙教授。”台下一片掌声。 王教授清清嗓子:“从有人类开始,老鼠就一直危害人类。可是直到一个月前,老鼠和人类彼此还算相安无事。人类杀不光老鼠,老鼠也不能危及整个人类。 “但是前些天,南半球灾难地出现了数以亿计的老鼠大军,鼠群过处,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有流...
1..
«
5
6
7
8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