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027 秒,为您找到 79 个相关结果.
  • 滋阴疗法在胃脘痛中的运用

    22 2024-11-19 《脾胃病诊治》
    滋阴疗法在胃脘痛中的运用 附:秘验方介绍 自订香砂益胃汤 滋阴疗法在胃脘痛中的运用 章真如 章真如,男,生于1924年,江西南昌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早年习医,尽得江西名医许寿仁真传。曾任武汉市中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擅长老年病诊治。著《章真如医学十论》刊发海内外,发表论文六十余篇。 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经常疼痛为主要...
  • 牛刀小试初出道 公元1681年(清康熙二十年),这一年对于叶天士来说,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岁月。 这一年,叶阳生患病去世,年仅40多岁。 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夫人和年仅14岁的叶天士抱头痛哭、悲痛万分,好像家里房屋的顶梁柱一下子坍塌了一样。父亲在世时,叶天士只管念书学医,衣食起居全由父亲料理。现在一下失去依靠,孤儿寡母真不知如何是好,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唉...
  • 治病救人的叶天士

    治病救人的叶天士 治病救人的叶天士 叶天士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很有名的医生。 公元1681年,叶天士的父亲去世,他在祖父和父亲门人的鼓励下,毅然放弃读书,鼓起勇气,正式挂牌行起医来。这年,他才14岁。 叶天士挂牌行医后,在祖父及父亲门人的支持下,学习更加刻苦,看病十分仔细。往往为了一个病人。从此他在开处方之后,进行跟踪治疗,对...
  • 勤奋好学的童年 话说苏州城内有座上津桥,桥下溪水潺潺流过,桥边住着几户人家,构成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图画。其中有一家男主人叫叶阳生,以行医为业;女主人种桑养蚕,操持家务,日子过得殷实平和。他们家祖籍安徽歙县,后因兵荒马乱,生活无着,流落至此。叶阳生的父亲名叫叶紫帆,也是一位医生,尤其擅长治疗儿科疾病。他治病不分贫富贵贱,一律平等对待。叶阳生继承了...
  •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叶天士的故事/管成学,赵骥民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  ISBN 978-7-5384-6133-6  Ⅰ.①博… Ⅱ.①管… ②赵… Ⅲ.①叶天士(1667~1746)—生平事迹—通俗读物 Ⅳ.①K826.2-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56279号 ...
  • 医 贫 或许有人说:医人医国的能人贤士倒是听说过,能医贫的高人则闻所未闻。其实叶天士就有这样的本事,不信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天,叶天士乘轿子外出看病,才走出村外,就见大道上有位老乡跪在路旁求诊,叶天士忙让轿夫停下,自己亲自给老乡看病。 经过一番诊察后,叶天士说:“你的脉象好好的,哪有什么病呢?” 老乡回答说:“您是远近闻名的医生,什么奇难杂症没见过...
  •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叶天士的故事 丛书主编 管成学 赵骥民 编著 陶晓华
  • 喉痧(猩红热)的记载 猩红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发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有皮肤脱屑。该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在西方,1675年Sydenhem首先对本病作了详细的临床描述并定名为猩红热。 在中国,该病最早由叶天士记载,只不过称为喉痧而已。他在《临症指南医案·疫病门》朱某的医案上写道:“疫疠秽邪...
  • 物理降温方法的使用 所谓物理降温方法,就是在病人高热的时候,用某些物理方法使温度降下来,如用冰块放在腑窝、腹股沟等大动脉经过的地方,或是用酒精在病人全身擦浴。这些方法对于高热病人非常重要,因为一任高热发展下去,病人很快就会昏迷、惊厥,从而危及生命。 叶天士生活的时期,有很多医生仍按治疗伤寒(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不是现代医学所说的传染病肠伤寒)的方法来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