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688
秒,为您找到
81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荆浩受教于山野老人
18
2024-11-14
《看得见的美好未来》
荆浩受教于山野老人 荆浩受教于山野老人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年轻时因逃避战乱,隐居太行山洪谷,埋头学画。有一天,荆浩因迷路走到一个乱石林立的峡谷里,只见峡谷里小溪清澈,古松参天,便摊纸作画。后来,日日写生,画艺也飞跃进步了。 第二年春天,荆浩又去峡谷作画,路上碰见一个衣着简朴的老汉。老汉见了荆浩,亲切招呼,说:“你又来作画呀?”荆浩少年气盛,见老人像个山...
私语
17
2024-11-27
《集外诗——徐志摩作品精选》
私语 私语 私语 私语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 一棵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 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 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 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 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 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 ...
胡适的爱情诗
17
2024-11-14
《调皮笑话》
胡适的爱情诗 胡适的爱情诗 胡适十四岁时,就由母命与江冬秀订婚了。他十八岁时,母命他由上海回家结婚。他因家中没钱办婚事,自己也没钱养家,就以求学要紧,坚决地拒绝了。直到他由美国回来出任北京大学教授,年已二十七岁才完婚。他有记新婚诗云: 记得那年 你家办了嫁妆, 我家备了新房, 只不曾捉到我这个新郎。 这十年来, 换了几朝帝王, 看了多少世...
小马过河(蒙古族)
16
2024-11-22
《中国民间文学经典文库.寓言》
小马过河(蒙古族) 小马过河(蒙古族) 花马驹紧跟着老骒马,总是一步也不离开。 一天,老骒马问花马驹: “如今,你已经长大了,能不能帮助妈妈做点儿事呀?” 花马驹蹦蹦跳跳地答道: “怎么不能呢?我可愿意帮助妈妈做活儿啦!” 老骒马高兴地说: “这太好了!那你就把这半口袋麦子送到磨房里去吧!” 花马驹把半口袋麦子背上,飞一般地跑去了。它跑着...
第一章 宝宝的第0~1个月
16
2024-11-19
《0-1岁宝宝喂养全程宝典》
第一章 宝宝的第0~1个月 part 01 宝宝的生长发育 01 身体发育 02 感觉发育 第一章 宝宝的第0~1个月 part 01 宝宝的生长发育 01 身体发育 02 感觉发育 味觉 新生宝宝出生后,有吸吮、吞咽的本能,别小看他,宝宝的味觉也很灵敏。新生宝宝由于味觉神经发育较完善,因此对酸、咸、苦、甜都能引起反应,如吃到甜味,可...
刘伯承赔碗
16
2024-11-14
《什么让你最感动》
刘伯承赔碗 刘伯承赔碗 刘伯承早年参加革命时,曾参加领导了沪州顺庆起义和南昌起义。在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中,曾率部智取遵义城、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挺进太行山、参加过“百团大战”。刘伯承在解放战争中为新中国建立立下过不朽的功勋。 刘伯承在革命战争中,是位叱咤风云的战将,在日常生活中又是位体恤民情,维护革命纪律的模范。 在1947年盛夏的一天中午,刘...
学会多赞美别人
15
2024-11-14
《让美丽说出来》
学会多赞美别人 学会多赞美别人 那是在圣诞节前夕,美国芝加哥的帕克里奇小镇到处洋溢着节日气氛。中学生谢丽拿着一叠圣诞贺卡,想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一番。谁知她的同学希拉里却拿出了比她多十倍的圣诞贺卡。 “你怎么会有这么多朋友?”谢丽惊呼道。 于是,希拉里给她讲了一个故事:一天中午,我和爸爸在公园里散步。我发现一个长得很滑稽的老太太,就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
要勇敢地去尝试
15
2024-11-14
《最是那点感动》
要勇敢地去尝试 要勇敢地去尝试 卡咪是只胆子很小的猫。他的伙伴们都开始学捕老鼠了,可他晚上还不敢自己出门呢!“妈妈,你陪陪我,我怕!”小卡咪常这样喊着。“这么胆小怎么行呢?”猫妈妈和小伙伴们都很着急。猫哥哥想出一个好办法,悄悄地告诉了大家。晚上,风儿轻轻吹着,小卡咪靠在妈妈身边听她讲故事。“小卡咪,快!快!”伙伴们冲进来,大声喊道,“山那边正开联欢会呢...
166.女蛇王
15
2024-11-14
《天才加油站》
166.女蛇王 166.女蛇王 今年17岁的巴基斯坦姑娘夏哈扎蒂自幼练就一身奇异的功夫,不仅毒蛇对她无可奈何,而且姑娘还经常酸饮毒蛇汁,当地人称她为女蛇王。 这位夏哈扎蒂有一双大眼睛,是一位漂亮的巴基斯坦女孩,住在距离巴首都伊斯兰堡以南400公里的穆尔坦。在这座城市的古老钟楼前面的空地上,身着红色衣服、佩戴传统首饰的夏哈扎蒂每天都要表演她的特技。这时...
人与盼望
15
2024-11-14
《情缘是什么》
人与盼望 人与盼望 王剑冰 一个人走了,人们想起他许多好处,于是便有了回忆有了唏嘘感叹。 而这些他全然不知,尽管他不知道,人们还是走来参加他的告别仪式,写回忆他的文章,做一些缅怀他的事。他的死,对正直、善良、人道起了某种催化作用。这些作用,同他一生紧紧维系。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表白,怕没有这么大的力量。 一个人走了,活着的时候显不出他的存...
1..
«
78
79
80
81
»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