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660
秒,为您找到
1240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105
2024-11-19
《星辉月映探苍穹:第谷和开普勒的故事》
浩劫中的幸存者 16世纪的德国,席卷全国的宗教改革风云变幻,狂澜迭起,掀起这场狂澜的核心人物便是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从小就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上浓厚的宗教神学观念的长期熏陶,大学毕业后,他走进了修道院,成为一名修士。 在文艺复兴浪潮的冲击下,路德开始探讨人文主义、城市异端以及一些宗教改革家的学说。他还亲自访问罗马,目睹了罗马教廷的腐败。 所有这...
105
2024-11-19
《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的故事》
多事之秋的晚年 宋应星在江西奉新任教谕的四年间,对本职工作干得相当出色,该县县学在州府评比中名列前茅,受到江西学政的表扬。他的教学工作经考核后列为优等,因此1638年(崇祯十一年)他五十二岁时被越级提升为福建汀州府推官,由未入流的教谕而成为正七品的府一级司法官员,专管一府的刑狱。这是他第一次外出担任有品级的公职。福建是江西东邻,中间只隔武夷山。汀州府地处...
老舍
104
2024-11-28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4)》
老舍 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 老舍出身于北京的一户贫民家庭。他的父亲是名守皇城的士兵,在老舍一岁多时,死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父亲的死对于原本就很艰难的老舍一家是个致命的打击。不识字的母亲只有靠充当校役和揽些杂活,含辛茹苦地将老舍抚养大。艰辛的生活使年幼的老舍早早地成熟起来,磨炼出他外柔内刚的性格。这种性...
四、解放军首次围歼
104
2024-11-14
《剪敌肃边:中缅联合打击国民党越境窜扰残军》
四、解放军首次围歼 紧急军事会议拟定作战计划 解放军围歼残敌战果显著 四、解放军首次围歼 ●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人员经过认真研究,针对敌人统一指挥、分路窜扰、互相策应的特点,制定了诱敌深入、相机反击、迂回包抄、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我军战士又发出几枚燃烧弹和迫击炮弹,又摧毁了敌人的地堡群。敌人的阵地刹时间火光熊熊,他们的各种机枪也一下终止了射击。...
前言
104
2024-11-14
《揭露罪行的故事》
前言 前言 探案故事是一种通俗文学体裁,主要描写刑事案件的调查和破案过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这4部分的次序可以根据...
乔治·拜伦
104
2024-11-28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2)》
乔治·拜伦 乔治·拜伦 1788年1月22日,乔治·拜伦出生在苏格兰。 4岁时,拜伦被送进了小学。1801年,读完小学的拜伦进入了伦敦市郊久负盛名的哈罗中学。 哈罗中学时期的拜伦已经开始显示出了诗人的气质和才华。他并不拘泥于自己的课本,相反却博览群书,表现出了很高的才智。他能迅速写出三四十句出色的拉丁文六韵诗行,他在同学们中间赢得了“博学而懒散的拜...
希特勒造原子弹了吗
104
2024-11-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计谋篇》
希特勒造原子弹了吗 1.“元首”不重视 2.科学家反战 3.盟国的破坏 4.日本的计划也付之流水 希特勒造原子弹了吗 1.“元首”不重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扔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改变了世界,虽然有人说原子弹在二战中起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但如果在二战的初期人类就掌握了原子弹——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那么都将改写世界的历史。 上世纪三四十年...
没拿到毕业文凭的大学生
104
2024-11-19
《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伽利略的故事》
没拿到毕业文凭的大学生 1581年,17岁的伽利略按照父亲的意愿走进了比萨大学医学系的课堂,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的头两年中,时刻牢记父亲的嘱托,潜心学医,对教授的讲课也能够细心听讲,学业成绩也相当不错。父亲十分满意。可是随着时光流逝,年龄的增长,明辨是非能力的提高,伽利略对课堂上那种承袭了一千多年的传统教学方法,越来越反感,以至难以忍...
三、中央下令自卫反击
103
2024-11-27
《保卫边疆:解放军发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
三、中央下令自卫反击 中央下令对印军坚决反击 毛泽东开会讨论印度问题 中央领导嘱托张国华 西藏军区进行战役部署 三、中央下令自卫反击 张国华信心十足地回答道:“打得赢,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能打得赢。” 毛泽东把烟放在嘴里,深深地吸了一口,许久,他指着印军的据点把大手挥了一下,同时又提高声音说道:“扫了它!” 一个领导同志最后意味深长地说:...
103
2024-11-19
《传播中国古代科学文明的使者:李约瑟的故事》
世纪巨人 众所周知,大自然的规律是无法抗拒的,作为著名科学家和信奉道家哲学的李约瑟同样也不能例外。“任其自然”是这位世纪老人的座右铭。 25年前,有记者对他作了这样的描述:“……他厚重而轻快的步伐,明晰而敏锐的眼光,对知识的沛然热情,明快的声音,灵活的动作,饱满的神情,处处都显示出他有壮健的生命力。”而当20世纪的时光所剩无几,李约瑟年逾九旬之时,这位...
1..
«
79
80
81
82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