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2.926 秒,为您找到 881 个相关结果.
  • 赵孟苦练书画

    赵孟苦练书画 赵孟苦练书画 在元朝一百多年历史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其中最有成就的是赵孟。他在绘画上开创了一代新风,书法上,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样样精通,扬名天下。他是中国古代最有成就的书画家之一。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他几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谦虚谨慎分不开的。 赵孟五岁读书,就开始练书法,几十年间,总是每天清晨起床,盥洗完毕后...
  • 进入曾国藩幕府 徐寿生活在一个灾难深重的时代。那时的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国内政治腐败,人民苦不堪言。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大起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满清王朝摇摇欲坠。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南京离无锡相隔不远,徐寿的生活毫无疑问受到了影响。他和当时许多封建士大夫一样,以为农民起义是大逆不道,因而仇视太平军。他参加了无锡地主们办的团练,防备...
  • 蔺相如二驳秦王

    25 2024-11-22 《礼让操守》
    蔺相如二驳秦王 蔺相如二驳秦王 战国时期,赵国得了一个当时公认的无价宝,叫“和氏璧”,是楚国出产的美玉雕成的。这件工艺品泽润晶莹,雕琢得非常细腻、精巧,各国的君主都想得到它。 秦昭襄王听说赵国得了和氏璧,就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 “秦王情愿拿出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这一来赵王可有点作难,忙和大臣们商量。要想答应秦王的...
  • 引 子 英国皇宫,灯火通明,高朋满座。 国王和身着盛装的王后春风满面地端坐着,两侧的重臣和社会名流三三两两地畅谈着。一些婢女侍臣悄无声息地忙碌着…… 一会儿,礼仪官匆匆地走入大厅,在侍从官耳边轻声地说了几句话,侍从官忙告诉侍卫官,侍卫官走近王座单膝跪地向国王陛下又嘀咕了些什么。国王一挥手,人们顿时正襟危坐谨言慎行起来,礼仪官洪亮顿挫的声音随即在皇宫大...
  • 5.窝脖儿

    5.窝脖儿 “窝脖儿”的身体素质 “窝脖儿”的工作范围 “窝脖儿”的技术要求 “窝脖儿”的身体危害 5.窝脖儿 “窝脖儿”的身体素质 窝脖是老北京的一种苦力,即头上顶着货物的一种送货方式,是穷人谋生的一种职业。由于在搬运货物时,人的头总是歪向一边,脖子缩着,所以人们称其为“窝脖儿”,也叫“扛肩儿”。 “窝脖儿”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干得了的。它...
  • 华蘅芳自学成为数学家

    华蘅芳自学成为数学家 华蘅芳自学成为数学家 清代末年,江苏无锡出了一个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名字叫华蘅芳。 他7岁的时候,鸦片战争爆发了。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一些人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逐渐地感觉到了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也发出了读“四书五经”到底有什么用的疑问。 少年的华蘅芳立志要探求新知识。可是,当时整个中国没有一所传授新知识的学校...
  • 渔童

    渔童 渔童 清朝末年,有个老渔翁,他只有一条渔船和一张渔网,白天在龙河上打鱼,黑夜就驾小船宿在河边。他的日子很贫苦。 这年夏天,河水又涨大了———大水灌满了河身,浪头一蹿老高!老渔翁在龙河打了多半辈子鱼了,他是知道的:在河涨水的时候下河打鱼,水大浪高,十成占九成非沉船丧命不可。没法打鱼,老渔翁很着急。看看一天又过去了,水还不见落,他也没心思睡觉,就坐...
  •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年)出身于德国路特林根一个制鞋匠的家庭,他通过自学,参加了国家官吏考试,考试合格后,曾任会计检察官。1817年任教授。李斯特一生饱受迫害,他流亡在外,颠沛流离长达22年之久。于1846年去世。 李斯特的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 李斯特经济学说的核心是...
  • 石崇王恺斗富

    石崇王恺斗富 启迪之光 石崇王恺斗富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就完全沉湎在荒淫的生活里。在他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做体面的事。 当时,在京都洛阳,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琇;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 羊琇、王恺都是外戚,他们的权势比石崇来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却比不上石崇。石崇的钱到底有多...
  • 惊呆全场的二胡演奏

    23 2024-11-14 《让歌声来说话》
    惊呆全场的二胡演奏 惊呆全场的二胡演奏 刘天华是我国民族音乐改革家、二胡演奏宗师。他为继承和发展民族器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五四”时代杰出的音乐家。 在刘天华20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二胡,于是他花了两毛钱买了一把,那时二胡被称为叫花子二胡,刘天华却预见它有发展前途。他自己琢磨着拉二胡,有些长进,就开始自编自创二胡曲。 那时没有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