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8.375 秒,为您找到 905 个相关结果.
  • 日食之秘

    26 2024-11-14 《天文知识看台》
    日食之秘 日食之秘 有时候,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光芒四射,好端端的一个大白天,但是忽然太阳缺了一大半,变成了月牙形,甚至完全不见了。于是,天地间出现了夜色,星星也在眨眼。过一会儿,慢慢地太阳又出现了,一切都和平时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发生了日食。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日全食文字记录在《尚书·胤征》里。据该书记载,夏朝仲康时代,当时掌管天文的羲和...
  • 手电筒的发明

    25 2024-11-14 《科学改变生活》
    手电筒的发明 手电筒的发明 电灯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然而,康拉德·休伯特也应受到同样的尊敬,100年前从俄国移民到美国的他发明了手电筒。 一天休伯特下班回家时,一位朋友自豪地向他展示了一个闪光的花盆。原来,他在花盆里装了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想到自己有时在夜晚黑暗中走路很不方便,有时要提着笨重的油灯到漆黑的地下室找东西。闪光的花盆给了他启示:如果能用电...
  • 幻想

    幻想 幻想 一 二  幻想 幻想 一 天空里幻出一带的长虹, 一条七彩双首乔背的神龙; 一头的龙喙与龙须与龙髯, 淹没在埂奇河春泛之濑湍; 一头的龙爪,下踞在河北江南, 饮啜于长江大河,咽响如雷。 这彩色神明的巨怪, 满吸了东亚的大水, 昂首向坎坷的地面寻着, 吼一声,可怜,苦旱的人间! 遍野的饥农,在面天...
  • 七十二匠人(布依族)

    七十二匠人(布依族) 七十二匠人(布依族) 从前有个医生,常常帮人把脉治病,日子久了,他嫌这手艺麻烦,想另找个便当的活干,走到森林边,遇着个木匠,手里拿着斧头,站在一棵大树下发呆。他上前问: “伙计,你在这里做哪样?” “唉,干我这行,天天上山砍树子,锯板子,起房子,实在累呀,我想另找个轻巧的手艺哩!” 医生与木匠坐在树下,越聊越合心,便决心共同...
  • 日食之秘

    25 2024-11-14 《通向太空大道》
    日食之秘 日食之秘 有时候,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光芒四射,好端端的一个大白天,但是忽然太阳缺了一大半,变成了月牙形,甚至完全不见了。于是,天地间出现了夜色,星星也在眨眼。过一会儿,慢慢地太阳又出现了,一切都和平时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发生了日食。 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日全食文字记录在《尚书·胤征》里。据该书记载,夏朝仲康时代,当时掌管天文的羲和...
  • 如何用“垃圾炼金”

    如何用“垃圾炼金” 如何用“垃圾炼金” 美国的发达由欧洲人的“淘金热”而起,那个时代的人用及其简易的漂洗方法从泥沙中淘金。中国古代人,也曾用矿物炼金。因为金子曾是人们用以交换任何物品的中介物,有了金子便有了一切,所以一直到今天,很多人热衷于淘金。其实,“淘金”的方法多种多样,科学家们已经能够把垃圾变成金子了,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就有一个专门变垃圾为金的实验...
  • 父亲和他的两个女儿

    25 2024-11-14 《伊索寓言》
    父亲和他的两个女儿 父亲和他的两个女儿 一个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菜农,一个嫁给了陶工。随后不久,这个人去看望嫁给菜农的那个女儿,问她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生意是否赚钱等等。嫁给菜农的这个女儿回答说:“一切都还合我的心意,只是祈求上天开眼立即刮风下雨,让我的蔬菜可以及时得到浇灌。”又过了一阵儿,他又去看望那个嫁给陶工的女儿,询问她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嫁给陶...
  •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25 2024-11-14 《水浒传》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话说李逵道:“哥哥,你且说那三件事,尽依。”宋江道:“你要去沂州沂水县搬取母亲,第一件,径回,不可吃酒;第二件,因你性急,谁肯和你同去?你只自悄悄地取了娘便来;第三件,你使的那两把板斧,休要带去。路上小心在意,早去早回。”李逵道:“这三件事有什么依不得?哥哥放心...
  • 为何白天出现黑暗

    25 2024-11-14 《通向太空大道》
    为何白天出现黑暗 为何白天出现黑暗 在晴朗的日子里,阳光灿烂,可突然间就漆黑如黑夜一般,短时则几十分钟,长时则延续到黑夜。这既不是日食,也不是发生在龙卷风之前。虽然只是区域性的暂时情况,但这种现象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地方都曾出现。 1944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在我国班吉境内,晴朗的天空突然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人们惊慌失措,呼天喊地,一片混乱,觉得要天塌...
  • 给他人一线光明

    给他人一线光明 给他人一线光明 暑假,我陪朋友一家三口去爬梅岭。爬到半山腰的时候,一只飞虫钻进了我左边耳朵,弄得整个耳道奇痒无比且钻心的痛。我的钥匙串上正好挂着一根银质掏耳小勺,我决定用它“深入虎穴”,立即置“闯祸者”于死地。 就在我小心翼翼地把小掏耳勺伸入耳孔的当口,朋友却拦住了我说:“你这样做是把飞虫往耳朵深处逼,它拼命地往里面逃命,一旦钻透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