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33 秒,为您找到 87 个相关结果.
  • 气象“卫星”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消息传到中国。当时中国还不能发射卫星,但国人不愿冷落这个新词,于是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说法,即把社会上出现的冒失事物,包括做出的成绩、发表的文章等,叫做放“卫星”。一时间各种“卫星”满天飞。这时候,竺可桢已年近70岁,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一次与几位老相识聚在一起,遇到年轻人催问...
  •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竺可桢的故事/管成学,赵骥民主编.-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 ISBN 978-7-5384-6105-3 Ⅰ.①中… Ⅱ.①管…②赵… Ⅲ.①竺可桢(1890~1974)-生平事迹-通俗读物 Ⅳ.①K826.14-4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56248号 ...
  • 竺可桢

    竺可桢 竺可桢 ——自幼勤思的自然科学家 竺可桢(1890-1974),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竺可桢自幼勤奋好学、善于思考,2岁时就开始认字,7岁时就能吟诗。有一次,竺可桢随父亲上街,路过一家布店,父亲指着布店的牌匾问他:“认识这些字吗?” 竺可桢摇摇头,说不认识。“你知道这是什么店吗?”“恒生布店,这里最有名。”竺可桢答道。...
  •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的故事 丛书主编 管成学 赵骥民 编著 展文涛
  • 竺可桢的“甜”和“苦”

    竺可桢的“甜”和“苦” 竺可桢的“甜”和“苦” 竺可桢出生在清朝末年,那是中华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面对帝国主义肆意欺凌束手无策。竺可桢素眼目睹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从小就培养了强烈的爱国心,发誓长大后要好好报效祖国。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次语文上,老师要大家用“甜”和“苦”这两个才学的字造句。小朋友们把手举得高高的,想要老师叫自己回答。...
  • 目录

    目 录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编审委员会 序言 收到留美通知以后 北极阁上的庆典 泰山建站 气象“卫星” “人多为患” “约法三章” 竺校长的风范 西迁建德及流亡 心系气象所 竺可桢与弗巩 踏破脚板 “黄金”风波 “浙大保姆” 首次参政 暮年宏图 考察吐鲁番 “八字宪法”加...
  • “人多为患” 谁是认识到中国“人多为患”的第一人? 最早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是洪亮吉。他是清代乾隆、嘉庆时的学者,有《意言》关于《治平》一节是这样论艺术品的:比如以一个家族的发展为例统计起来,在高祖、曾祖的时候,有十间房,田十顷,单身一人,结婚后不过二人,有宽条;以一人生三个孩子计算,到儿子那辈,父子共四人,各娶妻则有八人,此后,子又生孙,孙又娶妻,家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