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发现
标签
搜索
注册
登录
分类
发现
榜单
标签
收录
搜索
注册
登录
搜索
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1.761
秒,为您找到
106
个相关结果.
搜书籍
搜文档
33
2024-11-19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工业蚕”吐丝了 近代科学诞生以前,天然纤维除了用于保暖御寒之外,基本上没有别的用途。 众所周知,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但令人遗憾的是,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被外国人走在前头了。 黑火药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燃烧力弱,且浓烟不易散去。 1832年,一位名叫勃莱孔诺(H.Braconnot)的科学家在研究硝酸的溶解能力时,有了重大发现:他将长绒棉花...
32
2024-11-19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博士的困惑 德国的阿道夫·冯·拜尔(A.V.Baeyer)是一位著名的有机化学家,是推动高分子合成的重要人物。 拜尔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父亲原是职业军官,但十分喜爱科学,年过半百还孜孜不倦地学习地质学,后来以76岁高龄出任柏林皇家地质研究院院长。父亲的勤奋好学给幼年的拜尔以深刻的影响,促使他走上了科学探索之路。 拜尔早年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化...
31
2024-11-19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走进高分子新时代 当我们纵横观览了高分子科学领域发现和发明的故事之后,会不会产生一股登高远望的豪迈之气? 它有一个壮丽辉煌的过去,更会有一个多彩繁荣的未来。 当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高分子科学,大力增加资金的投入,在政策上实行鼓励、支持和强化措施。据估计,美国科学家中有一半以上正在从事高分子科学研究,如果把研究高分子材料的科学家也计算在内的话,这...
30
2024-11-19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高分子材料姓“高”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材料科学进入了向“陈旧笨重”挑战的新时代。 1985年秋,在某发达国家首都举办的规模浩大的科学博览会上,一家公司展示了别开生面的广告:用一根小手指粗的细绳吊着一辆汽车。 一些人都不敢从汽车下通过,怕它突然坠落下来。后来看到它安然无恙,无不称赞它:“高,实在是高!” 原来,这根强劲的小绳是由碳纤维强化塑...
废品带来的诺贝尔奖
29
2024-11-14
《微笑永远绽放》
废品带来的诺贝尔奖 启迪之光 废品带来的诺贝尔奖 19世纪中期,乒乓球运动风靡美国,制造商们都想制造一种更为理想的乒乓球,于是,在报纸上悬赏一万美元,以征集更好的乒乓球。 人们跃跃欲试,但是很多人因为没有耐心,又缺乏必要的知识,纷纷失败了。 一个名叫海厄特的美国人对制乒乓球很感兴趣。他有一个阅览报纸杂志的好习惯,尤其对化学,他一直很留心地研究着,...
28
2024-11-19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功能服饰放异彩 自从人类穿上衣服的那天起,就梦想能穿上冬暖夏凉的衣服。 今天,神奇的高分子材料,将让人类梦想成真。 在高分子材料中,有一种具有能够对温度变化作出反应的特性。用它制造织物,可生产出自动调节温度的服装。这种衣料纤维犹如装上了恒温器,在你感到冷的时候可使你暖和,在你感到热的时候可使你凉爽。 美国工业化学家蒂龙·维戈和约瑟夫,用聚乙二醇的液...
28
2024-11-19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魂牵梦萦高分子 在高分子科学发展史上,不能不提及海曼·斯陶丁格(H.Staudinger)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他创立了现代高分子科学的理论基础。 斯陶丁格于1881年3月23日生于德国沃姆。他从小聪慧过人,喜欢化学,深受德国伟大化学家李比希、维勒等人的影响。他先后在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达姆施塔特大学学习化学,并先后获得卡尔斯鲁厄大学、美因茨大学、萨拉...
医疗技术
27
2024-11-14
《图解奇妙的科学》
医疗技术 智能药丸 测癌仪 生理活骨术 安在牙齿上的助听器 手指血压计 人造视觉眼睛 喷水手术刀 吞服式温度计 拓展阅读 医疗技术 智能药丸 这种药丸长度不到0.25米,里面装有无线电发波器,被送入人体指定器官后会发出电波。接收器接收电波后把数据传给电脑,从而准确测定体内患疾的位置,并在指定的病灶处施药治疗。 测癌仪 通过人体耳...
26
2024-11-19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中国科学家的骄傲 蛋白质和核酸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蛋白质一词来自希腊文(Proteios),意思是生物体中第一的、最重要的。 人类研究蛋白质是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的。 我们在生活中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蛋白质在酸碱的作用下会分解变质,发出臭味。这就是蛋白质的水解过程。 化学家们从蛋白质水解物中析离出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是...
26
2024-11-19
《分子构造的世界:高分子发现的故事》
法拉第等人的分子式 天然胶乳首先要炼制成固体生胶,然后进入运输和加工过程。人类在利用橡胶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溶解生胶。 1763年,英国科学家赫雷桑(L.A.Herissant)和法国科学家马凯尔(P.J.Macquer)二人,分别独立地发现了用松节油和乙醚可以溶解生胶。由于当时松节油和乙醚的产量少、价格高,所以这种新的加工工艺仅停留在实验...
1..
«
7
8
9
10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