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农家书屋 本次搜索耗时 3.193 秒,为您找到 1009 个相关结果.
  • 你知道五步诗和三步诗吗

    你知道五步诗和三步诗吗 你知道五步诗和三步诗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是曹植的“七步诗”,也许你已经读过,但是你可知道唐朝史青五步成诗和宋朝寇准三步成诗吗? 唐朝人史青,曾经上表唐玄宗。表中称说,曹子建七步成诗,不足为奇,而且让人觉得迟涩,他自称五步即可成诗。玄宗阅罢,十分惊奇,便将他召进宫,当面试问,命以...
  • 香山顶上为啥没有松柏

    香山顶上为啥没有松柏 香山顶上为啥没有松柏 到香山游览过的游人都有一个问题:半山腰以下有那么多的参天古松柏,为什么半山腰以上却没有呢? 相传,很久以前,香山上遍地野草,没有一棵树。当时,在西面的山坳里住着一家财主,他家有一个叫锁子的长工,财主家的所有活计都是这个长工去做。 有一天,锁子不小心打碎了喂猪的瓷盆。这下可闯了大祸,财主对锁子又是打又是骂,...
  • 56.指路奥秘

    13 2024-11-14 《天才加油站》
    56.指路奥秘 56.指路奥秘 六十年前,一个中国小伙子阿明徒步游历世界。一天,他走到保加利亚。他要去该国首都索非亚。走啊走,他在群山中迷了路。好容易碰上一个牧民,他用刚学会的几句当地语言问道:“请问,哪条路通往索非亚?” 那个牧民指着西北方向,连连摇头。阿明想,不能往这儿走。牧民走后,他就向东南方向走去,可是越走越觉得方向不对。他又问路边的老人,说...
  • 月光和井水

    13 2024-11-14 《权宜应变故事》
    月光和井水 月光和井水 冬天夜里,皇帝盖了四十条被子还嫌冷。他召来阿凡提,对他说: “阿凡提,你要能穿着单衣裳在院子里过一夜,我就输给你一百个元宝。” “行呀。”阿凡提马上脱下棉衣交给皇帝,上院子里去了。北风吹在身上,像刀子割一样。阿凡提一眼看见宫墙脚下有个石滚子,便过去推起石滚来。他转过来,转过去,一直转到天亮,不但不冷,还热得出了一身汗。 皇...
  • 小偷和商人的故事

    小偷和商人的故事 小偷和商人的故事 《一千零一夜》 在那遥远的过去,有一个商人,在年轻时曾经以偷盗为生,不过成年后,他改邪归正,在城中开了一个卖布的小店。商人非常勤劳,而且经营有方,因而他的生意特别兴隆。 有一天,商人见没有人光顾店铺,于是就关了店门,像往常一样回家过夜。就在那天夜里,有个小偷儿来到了他的店铺。小偷儿装扮成商店主人的模样,用自制的万...
  • 郑板桥题画的趣事

    郑板桥题画的趣事 郑板桥题画的趣事 距香山卧佛寺数十步远,有一座依山而建、古色古香的亭子,这个亭子名叫凌云阁。从前,在这凌云阁旁边的一块三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一幅翠竹,并题有“郑燮题”三个小字。 另外,在卧佛寺藏经楼后山上半山亭旁一块横卧的青石上,画有一株梅花,笔法刚劲有力,同样题有“郑燮题”三个小字。郑板桥为什么会画题在这里呢? 据说,香山卧佛寺的...
  • 《千字文》是怎样编成的

    《千字文》是怎样编成的 《千字文》是怎样编成的 《千字文》编撰于南朝梁武帝时候,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博通众学,擅长文学,雅爱书法。他对王羲之的书法十分推崇爱慕,因而命人从王羲之的墨迹中,选出1000个各不相同的字,并叫散骑侍郎(官名)周兴嗣按照四言韵律的形式,把这1000字连缀成为一篇通俗文章,古曰“千字文”,它叙述了有关自然、社会、...
  • 89.夕阳告诉我

    13 2024-11-14 《头脑大解密》
    89.夕阳告诉我 89.夕阳告诉我 在一月份的一个寒冷的雪夜里,巴特受朋友之邀到纽约长岛的老家去调查有关家藏珍宝的真相,而朋友的子孙们也跟着他一起去。 那地方有二栋建筑物遥遥对峙着。一所叫黑屋,一所叫白屋,他们住在白屋。据说祖先的珍宝藏在黑屋里,他们决定明天去搜查。晚饭时,子孙中有两人吵了起来,不小心打碎了一瓶150年的白兰地。巴特因为喝了酒感到特别...
  • 慈禧为“老佛爷”的说法

    慈禧为“老佛爷”的说法 慈禧为“老佛爷”的说法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独揽朝政大权。这一时期,全国各地灾祸频仍,民不聊生,国无宁日。 那一年,黄河以北的地区大旱,三个月不降一滴雨水,眼看着庄稼一天天地枯黄了,各地旱情告急的奏折纷纷地送到宫里。 慈禧心想,如果旱情再继续下去,不仅会影响今年的田赋税收,弄不好还要威胁大清的江山,要是那样,自己的这...
  • 金驴

    金驴 金驴 村夫朱汉养了一头非常肥壮的驴子,乡邻们都想买他的驴子。 “这头驴你们买得起吗?”朱汉说。 “什么!那你说吧,究竟要多高的价格?我们马上会给你现钱。” “我也说不出价格。”朱汉说,“这样吧,我们一起把这头驴牵到牲口市场上去,看看它在那里能出多高的价格,我就以那个价格卖给你们。” “好!”大家都赞成。 第二天清早,朱汉在驴子屁股里塞满...